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叶文梓:课程改革的深圳报告

>>>>叶文梓,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最近有几件大事,一个是北京的雾霾,另外是一个小孩的诞生——facebook的千金。他做了一个举动,决定把facebook99%的股份捐赠出去。

这就给我们一个思考。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孩子。未来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今天的重构学习,就是要我们重构课程,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产品。

今天跟大家的分享内容,依托深圳的实际,我总结了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最永恒的课程,历史是最深沉的课程,社会是最丰富的课程,生活是最生动的课程。

一、课程改革为什么。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历史,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向一条成人之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就是我们重构学习,重构课程的根本目标。

课程改革改了十多年,为什么还要改。现在改什么。现在怎么改。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聆听和思考。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些问题就是基于深圳的实践,所以我要非常感谢大会,感谢各位专家来深圳传经送宝。1首先,我们应该思考教育缺什么。这里我先讲一个老故事: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等教育。回国后,写了一份3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美国的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昂,踌躇满志,大有我因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掰手指头,整天奢谈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翻个翻就易如反掌

3.美国学生重体美,轻数理化,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音乐,体育活动都是如火如荼,数理化无人问津

4.美国的课堂处于失控状态,学生或者挤眉弄眼,或者谈天说地,在或者跷二郎腿,更有甚者跟逛街一样,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中国对美国的结论:

美国的初等教育已病入膏肓,再过20年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然赶上,甚至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手,否则绝对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都喜欢把手背在后面,课外活动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7点钟之前,在中国大街上见得最多的就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吃早餐,在全国各地很普遍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叫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说,这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称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学期结束的时候会得到一张证书,而其他人没有

美国对中国的结论: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是世界上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学生相比都是最好的。可以预测,20年的时间,中国必定将把美国甩在后面。事实是怎样。在1946年至今,科学类诺贝尔奖的442获奖者中,美国科学家有232人,比例高达52.5%。仅仅在1979年到1999年的20年间,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育了4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97位知识型亿万富翁。而中国才刚刚有零的突破。

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全球21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

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我们的教育缺陷是什么。

不需要说了,因为我们都是同道中人。


(未完,全文共5445字,当前显示136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