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12设备和工装管理程序

设备和工装管理程序

1.目的

对设备和工装进行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有计划的全面预防性维护系统,以保持持续的过程能力,稳定地生产合格的产品。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设备和工装的管理,预防、维护、目标的建立,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的开展、预防性维修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3.职责

3.1工程部负责设备和工装的管理,组织实施设备和工装的预防性维护工作

3.2生产车间负责实施设备和工装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3技术部负责工装的设计,参与设备和工装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建立

3.4工程部负责工装的委外加工

3.5模具室负责模具的维护以及简单模具的加工

4.工作程序

4.1生产设备的购置、选型、验收、移交和存档的控制

4.1.1.生产管理部根据产品符合要求特性要求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技术性能、精密度及可靠性、可维修性等要求,确定新购设备的型号、规格和数量及标准,填写《购置物品(设备)申请单》,经主管副总、财务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

4.1.2.设备到货后,生产车间和相关部门配合设备供应商安装、调试,设备验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件应齐全,一般包括。图纸、使用手册、操作规程等;2)设备应完好、有必要的备件;3)试运行正常,加工产品满足要求。

4.1.3.验收后生产车间填写《设备验收记录》。验收合格,生产车间将其登记在《设备一览表》中(《设备一览表》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验收合格日期、随设备的附件、设备使用部门、维护保养周期,并对关键设备进行标识等)。如验收不合格,生产管理部负责联系供应商解决处理有关事宜。

4.1.4.生产车间对购置设备上的温度(包括一次传感器)、压力、时间仪表等需鉴定的

第1页共5页

仪器、仪表应列出明细表,在设备移交前通知实验室,实验室编制周期检定计划并及时送检。

4.1.5生产车间对关键过程/特殊特性过程以及大型单一设备标识为“关键设备”

4.2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

4.2.1生产车间根据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设备的磨损、正常运行时间的优化考虑、过程能力的要求等做出设备保养周期规定,并做《年度设备保养计划》,在实施保养后,填写《设备保养完工单》

4.2.2设备保养分为定期保养和日常保养

a)定期保养:对关键设备和特殊特性设备每年至少保养二次(一班制),视设备能力,可适当的增加保养频次;对一般设备由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设备的状况和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自行确定保养周期。定期保养内容按设备制造厂的说明书,适用时包括:

1)根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对设备进行部分解体检查、清洗。2)修复或更换易损件。3)检修电器箱,修复电路。

4)检查、调整、修复精度、校正水平。5)对设备的各个配合间隙进行适当的调整。


(未完,全文共3591字,当前显示11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