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畜牧业的高效立体养殖模式点评

加强养殖小区生态建设走高效畜牧业路子

县政府副县长徐俊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县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生猪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原本潜在的由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显现,并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加而日益突出。如何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是各级主管部门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养殖污染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现就如何加强养殖小区生态建设谈点初浅意见。

一、生猪养殖小区环境保护现状

泸定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发展生猪养殖业的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我县挖掘和依托优势资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项目为载体,把以生猪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作为我县优势农业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全县生猪养殖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并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骨干产业之一,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全县生猪存栏7.69万头,同比增长4.9%;出栏6.8万头,同比增长3.68%;商品猪4.78万头,同比增长8.69%;猪肉产量5270吨,同比增长2.17%。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商品数、猪肉总产量均居全州第一。截止目前,-1-

全县共建成7个生猪养殖小区,培育了商品猪规模养殖户128户、仔猪规模养殖户22户,饲养母猪1764头,年产仔猪2.17万头,新增养猪潜力2.08万头。据测定,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便达2000吨以上。全县生猪养殖小区年产干粪便8万吨,排污水130多万吨,相当于一个8万人口的小型城市的排污量。

全县已建成的7个生猪养殖小区都建有粪污处理设施,但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以标准化圈舍、沼气池、消毒池和无害化处理池等设施建设为重点,积极发展“猪—沼—粮(果蔬)”循环经济模式,同时引导养殖户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积极推广先进养殖技术,现已有1个养殖小区引进了零排放养殖模式,通过高科技发酵处理,生物降解粪便,即使在猪场内部,气味也不明显。但是有的养殖小区没有科学的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生猪养殖小区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未完,全文共2858字,当前显示93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