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湖北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二)

湖北省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二)

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库区的经济发展放在全省的重要位置。

能否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把我省三峡库区建成一个初步繁荣的新型库区,既关系到库区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也考验着各级政府在这一特殊区域进行社会重建和再造能力,关系到湖北的对外形象。一是要确保库区年均发展速度16%以上,高于全省发展速度,到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宜昌县、兴山县向“富裕型”过渡,秭归、巴东实现小康;这既是库区移民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一项政治任务二是把移民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部分,加强省对库区移民及经济开发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实现移民搬迁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三是把库区作为全省的特殊区域,进一步加大其政策扶持力度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并逐步使之产业化,是库区二期农村移民后靠安置的基础,应尽快起步。

我省二期移民主要是农村移民,为解决移民的后靠安置,扩大安置容量,必须在调整土地承包、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各县高效生态农业试点已取得成功经验。省计委、三峡办、农业厅编制的《湖北省三峡地区高效生态农业规划纲要》,对库区1998年至2010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规划了51个建设项目,总投资13.89亿元,其中1998年至2003年规划项目39个,总投资10.64亿元,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产值16.7亿元,实现利税4.2亿元。这将对今后库区农业基础地位的进一步巩固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极大促进,应尽快起步实施。

(1)要突出抓好五大系列八个基地的建设。一是以脐橙为主的柑桔系列的开发。新建和改扩建优质脐橙、甜橙等柑桔基地10万亩,新建板栗基地10万亩,桃、李、杏、梨基地6万亩;二是以“两叶”为主的系列开发,新建和改扩建茶叶基地5万亩,烟叶基地10万亩;三是以银杏为主的药材系列开发,新建和改扩建银杏基地10万亩;四是草食牲畜系列的开发,建设山羊基地50万只,肉牛基地2万头;五是蔬菜系列的开发,建设高效蔬菜基地5000亩。上述基地的开发建设,要作为扶贫项目争取国家科学技术部及扶贫部门的支持。省应建立一定规模的库区生态农业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对库区发展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扶持。要动员省内有关市县加大对库区上述基地和高效生态农业专业村组的支援力度。库区也要多渠道集资,对部分已开发建成的基地,实行拍卖或出租等办法,筹集资金滚动开发。


(未完,全文共3253字,当前显示10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