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呼伦贝尔草原退化现象及原因分析报告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及治理方法探索摘要:本文

关键词:天然草原、退化、治理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博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欧亚大陆腹地,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原面积2503万亩,占总面积的61.8%,是构成博州生态环境的主体,也是博州草原畜牧业的基础。自上世纪80年代有调查数据以来,博州天然草原出现了较大面积的退化,寻找出天然草原退化原因并探索出治理方法,对博州生态环境和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博州天然草原退化情况

据2008年新疆农业大学对博州天然草原资源调查研究报告和近几年的调查统计,全州现已退化草原996万亩。退化主要表现为天然草原生产力下降、天然草原植被群落出现次生演替甚至沙化现象,天然草原植被盖度、高度、品质等指标表现出较大幅度下降等。

1.1草原生产力水平变化情况

据上世纪80年代调查统计,本州使用天然草原亩均产鲜草122.8公斤,其中夏草原亩产鲜草205公斤,春秋草原亩产鲜草87公斤,冬草原亩产鲜草128公斤;2008年新疆农业大学对博州天然草原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统计,本州使用天然草原亩产鲜草73.21公斤,其中夏草原亩产鲜草126.11公斤,春秋草原亩产鲜草47.51公斤,冬草原亩产鲜草75.9公斤。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从上世纪80年代至2008年,天然草原亩产草量下降了40.4%,其中夏草原产草量下降了38.5%,春秋草原产草量下降了45.4%,冬草原下降了39.9%。

1.2天然草原植被群落变化情况据上世纪80年代调查显示,博州夏草原植被成分主要以丛生型禾草和杂类草为主,而目前,夏草原逐渐发生着次生演替现象,一是低矮的匍匐类牧草大面积侵占优质牧草生产空间,如白花车轴草、异株百里香等面积已达60多万亩,且有逐渐向建群种演替的趋势,部分区域已经变成优势建群种;二是毒害草大面积侵占优良牧草生长空间,如乌头、橐吾、毛茛等毒害草面积已达70多万亩,部分区域毒害草已经成为优势建群种;三是旱生牧草逐渐侵占原有牧草生长区域,如冰草、针茅等植被生长区域逐渐向高海拔靠近,原有植被被替换;四是高寒草甸生长下线上移。博州春秋草原以博洛塔绢蒿、角果藜、叉毛蓬、小蓬、猪毛菜等植被为主,目前也在发生演替,一是蒿类及小丛禾草在草原植被中的成分呈减少趋势,其种群衰败或减退,其生命力减弱,一年生牧草大量增加;二是毒害草骆驼蓬大面积生长;三是旱生、超旱生植被生长下线上移。

1.3天然草原植被盖度、高度、品质等指标出现了较大幅度下降据草原资源调查资料显示,天然草原植被植被盖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总体下降幅度在5-10%左右,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地表裸露现象;同时,植被高度、多度、牧草品质等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未完,全文共4123字,当前显示115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