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行政管理学简要讲稿

第十一章

行政法治第一节行政法治概述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法制所表达的主要是一个中立的概念,仅仅表明特定社会中存在独立于其他各种制度的法律制度,有时甚至是一整套较为完整的法律制度。而法治强调的是以正义之法治理国家和社会,崇尚法律的至上权威,它所关注的焦点在于运用法律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公共权力。法制与法治的联系

尽管加强法制并不一定意味着实行法治,但是要实现法治却一定要加强法制,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没有法制就没有法治。

如果说法治是一种国家治理的价值标准,那么,法制就是实现这种价值的工具。没有健全的法制,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反过来,法制也得益于法治。只有实行法治,法律才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法律的地位才得以稳固。行政法治与行政法制

行政法治

所谓行政法治,简言之就是政府行为受到正义之法的约束。三个含义:行政权力来源于法律。行政机关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原则、权限和程序行使行政权力。

行政机关对其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行政法制

行政法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政府职能按照法定程序而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和制度的总和。行政法制是国家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维护和巩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行政法制的基本内容: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司法等。

二、行政法治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关键要解决四个关系

a、政府与人民的关系。理论依据是人民主权论。讲政府产生。政府权力来自人民;行政机关人员是人民的公仆;政府的任务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以上是依法行政的立论的基本点。

b、权与法的关系。权即行政权,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追究。承担法律责任。

c、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分权制衡论。讲西方制衡原则。中国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人大与司法都可以监督行政机关。d、行政机关与政党的关系。西方;中国。

依法行政与依法治国不同。依法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通过人代会,治理国家;依法行政则是对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

本质。通过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国,进而实现法治国家的目标。

三、西方国家法治行政的历史演进

法治行政是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产物。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法治行政的要义:

行政权的作用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使人们负担义务或分割其权利;行政权没有法律依据,不得免除特定人在法律上应负的义务,或为特定人设定权利;法律经各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时,其权限仍受法律限制。

“无法律即无行政”“政府法治主义”(自有资本主义时期,自有资本主义的统治方法以及“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的观点,使政府一切活动严格置于制定法之下,国民议会所指定的法律只就政府行政的一些而非所有的事项进行规定。“法治”的结果就是政府1权力及其活动被限制在比较狭窄的范围内,仅限于维护公共安全和基本秩序、消除社会危险等方面。)

法治行政是公共行政的核心原则,行政本应依法从事,但不能说“无法律即无行政”,而是要“合法及适法行政”,既有法律行政变为法律支配下的行政。行政权的目的不限于对社会的管理控制,而是主动为公众谋福利,对社会公众的关怀“从摇篮到坟墓”,由“最好政府最少管理”发展到“最好政府最多服务”的服务行政。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法执行的要义:

凡规定有关人民自由、财产权的法规,应受法律支配;以法律指导行政,行政行为与法律相抵触时,不产生效力;行政活动虽非必须全部从属法律,但基本权利的限制非以制定法律不可。

政府不再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为行政权力的唯一依据。


(未完,全文共11215字,当前显示14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