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1.2大部制改革科学发展有力保障

从改革历史初探中国大部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大部制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含义。大部制(largedepartmentsystem)即为大部门体制,即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

(二)特点。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二、中国大部制改革历史发展概述

(一)简述。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应对社会各种复杂的局面与挑战,从1982年(中共十二大开始)到2013年(12届全国人大),共进行7次大部门体制改革。从最初的100个部门,精简、整合为现在拟设置的25个部门。

(二)各阶段中国大部门体制改革1.1982年改革

核心: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实行干部年轻化

内容。一是开始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二是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三是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步伐。政府职能没有转变。

国务院各部门从100个减为61个,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

2.1988年改革核心:转变政府职能

内容:198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是在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

出现的,其历史性的贡献是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这一命题。由于后来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原因,这一命题在实践中没有及时“破题”,原定于1989年开展的地方机构改革暂缓进行。国务院在调整和减少工业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方面取得了进展。

国务院部委由45个减为41个,改革后人员编制减少了9700多人。

3.1993年改革

核心: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内容:首次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1993年中

其历史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是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但从学术观察的角度,199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清楚、目标不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改革任务就是要减少、压缩甚至撤销工业专业经济部门,但从1993年机构设置来看,这类部门合并、撤销的少,保留、增加的多。

4.1998年改革

核心:消除政企不分的组织基础

内容。鉴于当时机构设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实,1998年中央人民政府实施了2008年之前涉及面最广、改革力度最大的一次政府机构改革。1998年改革的目的与目标高度协调。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是目的,尽快结束专业经济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体制是目标。1998年改革历史性的进步是,政府职能转变有了重大进展,其突出体现是撤销了几乎所有的工业专业经济部门。

不再保留15个部委,新组建4个部委,3个部委更名。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组成部门由原有的40个减少到29个。

5.2003年改革

1.核心:以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为目标

2.


(未完,全文共3809字,当前显示121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