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间接法分析现金流量表

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项目,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利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是作为“补充资料”列示的,其规范性和准确性都较直接法要粗糙一些。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有关项目往往交错相间,使任何试图对其内容做清晰有效的层次划分都显得有些徒劳。这里通过对相关项目之间制衡关系的分析,旨在深化认识会计运作机理,理解间接法的逻辑架构和内容安排,并有助于梳理当前制表工作中出现的混乱和拼凑现象。

5.3.1总体架构分析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原财务状况变动表中“资金来源”基本上就是根据间接法列示的。同样,可以借此来考察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编制整体思路。从净利润到现金流量再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转化,可以先从一个简单公式看起,即:

净利润=收益-费用(含所得税)

=(现金收益+未现金收益)-(现金费用+非现金费用)

=(现金收益-现金费用)+(非现金收益-非现金费用)

=净现金流量(1)+(非现金收益-非现金费用)

净现金流量(1)=净利润+非现金费用-非现金收益

通过上式可以粗略地考察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据此分析收益的质量。上式括号里面的内容即构成间接法的主要调整内容。但实际处理并没有那么直观,式中的现金流量仅仅是全部现金流量的一部分,它不涉及对损益没有影响的现金流量,而且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的目标不是全部的现金流量,而仅限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于非经营活动的损益,即使形成现金流量也应予以剔除。考虑到这些因素,从上述净现金流量(1)中剔除非经营性损益产生的现金流量,再加上(或减去)不涉及损益的经营活动形成的现金流量,即可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用公式表示如下: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1)-非经营活动损益形成的现金流量+不影响利润的

其他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利润+非现金费用-非现金收益-(非经营性现金收益-非经营性

现金费用)+(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现金流入-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现金流出)

对上式右边的调整项目进一步分化组合,即把非现金费用(收益)分解成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部分,并把非经营性部分与非经营性现金费用(收益)合并成为非经营活动费用(收益),进而可得到: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利润+经营性非现金费用-经营性非现金收益—非经营活动收益

(或:+非经营活动费用)+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经营性现金流入(或:-流出)


(未完,全文共4174字,当前显示102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