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018纪检监察干部对于纪律的思考与认识

一、**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和对策

(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委县政府对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重视。近几年,无论在支持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发挥上,还是在机构设置及人员选配上,各单位都是加强的趋势,使这支队伍确实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机构得到充实完善

县纪委监察局原内设办公室、廉政室、检查室、纠风室、执法室、审理室、信访室7个室,2004年根据工作需要又增设了宣教室,现内设8个室。全县10乡镇均设有纪委。2004年,针对县直部门和单位纪检监察机构不健全的现状,在县公安局设立了纪委、18个综合行政部门设立了纪检组。

2、年龄结构更趋合理。长期以来,纪检监察干部的年龄偏大。经过近两年的调整,平均年龄40.2岁,比原来的42.5岁年轻2.3岁。其中,县机关平均42岁,比原来43.2岁年轻1.2岁;基层平均39.5岁,比原来42.3岁年轻2.8岁。

3、学历文化水平较高。经统计,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8。其中县机关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7,基层的占100。据了解,有些干部仍在继续攻读高学历或双学历,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涵量。

4、履行职能意识增强。由于纪检监察工作越来越规范,加上机构改革岗责更加明确,纪检监察干部将本职工作与本单位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相结合的意识逐步加强。座谈中,不少纪检监察干部认为,工作虽然比以前繁忙了,但觉得比以前更充实了。改变了过去事后查案、执纪处理为主的被动作法,采取了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开展事前、事中参与的主动作法,使纪检监察的职能作用,在源头预防、治理腐败方面得到了加强,也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认可。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纪检监察干部能在中心工作主动配合其他部门,做得好的和比较好的达98,一般的只占2。

(二)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从总体上看,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充满了活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1、有些干部兼职过多,分散了抓本职工作的精力。这种现状的形成,一是有的单位精简机构后人手不够,误认为纪检监察机构不过是查办案件,而平时又没有什么案件可办,兼几项工作理所当然;二是有的领导认为,既然提倡纪检监察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相结合,直接兼管几项工作也顺理成章;三是纪检监察部门是管人、执纪的,现在很重视“牌子”硬。遇到急事、难事,在不认真分析事发性质,由谁主管的情况下,为了“灭火”,简单地交给纪检监察机关去处理。

2、干部流动仍有一定局限性,不利于干部队伍整体建设。其原因,一方面是传统观念的认识使然,认为纪检监察干部由于常年与党纪条规打交道,思想僵化、知识单一,难以胜任其他业务工作;另一方面,作为派出的机关部门,在认识上也有偏差,认为纪检监察是关键岗位,派熟悉的人员去心里更踏实。当然,还有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知识、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也影响了跨行业、跨系统的交流。

3、有些干部对业务和相关知识学习不够,影响工作成效。在与纪检监察干部座谈时,我们感到有些人对本职工作不很熟悉,知识面不宽。涉及到其他相关的法规、财会知识以及办案技巧,则更为缺乏。有的干部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对现代化办公技能的学习缺乏兴趣。客观上,一部分干部上任时间不太长,还没有完全进入工作角色,或是被日常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更多的时间。更主要的是主观方面,有些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钻研精神,致使工作一般化,少有创新。


(未完,全文共4407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