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造成我国周边国家及地区政局动荡的原因及思考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原因及思考

摘要。一个地区存在着收入差距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产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一定范围内的收入差距的意义是积极的。但当收入差距比较大时,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危害。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比较大,而城乡收入差距是决定整体收入差距的第一位的因素。因此分析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同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收入差距;二元结构

1、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

1.1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一般情况下,主要用人均收入差异和基尼系数来描述区域或国家间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人民币上升到2007年的18268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3元上升到13786元,增加了13442.7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山1978年的133.6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元,增长了4006.4元。从城乡收入比发生的变化来看,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上升到了2007年的3.33。从收入的增加量来看,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加量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量的3.35倍。

根据国际上的理论,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800~1000美元时,合理的城乡之间的收入比为1.7,而当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人均gdp为1500元时,城乡收入差距会自然下降。但与之相悖的情况是,截止到2003年,我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1000美元,而当时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了3.23,截至到目前,我国居民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了3000美元,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下降,反而还有扩大的趋势。

1.2基尼系数不断提高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的经济学家1922年出的。目前是国际上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经济意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的值只能介于0~1之间。按照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此外,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我国学者研究分析表明:全国城乡整体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不断攀升,从1980年为0.33上升到1999年为0.397,到2000年该系数已经超过了0.4,达到0.417,截至2007年,该指标已经达到了0.454,已经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

2、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异常严峻,但很长时期以来,学界认为可以用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来解释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倒u假说”理论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统计学家库兹涅茨在1955年发表的《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一文中提出的,他提出了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趋势可以假设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早期阶段迅速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最后在增长的后期阶段逐渐缩小。而通过分析我国的收入差距的阶段划分来看,我国的收入分配呈现出了缩小一扩大一缩小一扩大这样的一个过程,和该理论是相违背的,说明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无法单纯的用经济增长来解释,它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


(未完,全文共4457字,当前显示13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