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加强高校青年学生廉政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创新,也是高校扩展其教育内涵的表现,是促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习近平两任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反腐倡廉工作做实、做细,同时,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领》中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而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地方,是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故高校担负着我国未来接班人的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从青年学生培养方面来看,高校的廉政文化对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构建高校廉政文化氛围,提高青年学生廉政教育是拒腐反腐教育的重要机制,是培养青年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保证。因此,如何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实现廉政文化教育与学生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当前高校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一、青年学生廉政教育的现实意义

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是廉政与文化相结合的有机产物,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廉政文化并非是一种新生物,在《周礼》中对官员的考核就涉及到“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等六廉,宋代大儒欧阳修在其《廉耻论》中指出清廉是官员必备的政治品德,后人根据明代郭允礼《官箴》中提出“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这些廉政文化是当代廉政文化的基础,对于当代廉政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前,高校学生是当前我国知识水平普遍较高的群体,也是我国将来发展的人才基础和中坚力量,是党政群体的重要来源,是我国党的事业的继承人和建设者。张丰乾教授曾指出:社会风气的好转与有权人和有知识的人密切相关,这两类人对于社会风气转变起到“风向标”作用。高校学生担负着我国物质和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是目前有知识的群体,也是未来有权的群体,将来会在我国的各个阶层、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高校廉政教育,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用廉政思想武装当代青年学生,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廉政教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

以往,廉政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我国党政机关公职人员和国有企业管理阶层,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青年学生涉及较少。一方面是人们普遍认为对青年学生贯彻廉政教育思想是“大人有病,小孩吃药,文不对题”,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注重青年学生实用性知识的培养。这主要是由于教育者没有意识到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继承者,未能意识到青年学生可能就是未来党政机关和企业的决策和管理者;同时,他们也没有意识到在市场经济下滋生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对青年学生的不利影响。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曾针对党的思想路线出现问题时指出:“对青年学生引导不力,这是一个重大失误”。故加强高校廉政教育是净化青年学生心灵,陶冶青年学生情操,树立其廉政思想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其个人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避免其走向贪污腐败道路的重要保证。

(二)青年学生廉政教育是国家防腐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未完,全文共6086字,当前显示133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