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升丹阳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查思考
如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调查思考
丹阳市委党校林留兴党的十八大继续把解决好三农问题确立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丹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市”。同时,又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工业和农业争夺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的矛盾较为突出。最近,笔者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提升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指示精神,对我市的农业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丹阳市坚持把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战略,用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路、市场化手段,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9%,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为1.98:1。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105万亩左右,总产首次突破10亿斤,达50.48万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4.16万亩,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19.31万亩;现有1个省级、11个镇江市级农业园区,农业园区已建成面积15.45万亩;农产品加工业单位已达248家,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9家,镇江市级21家,丹阳市级48家,从业人员2.5万多人,其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04家,年实现总产值27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近14%。全市共组建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15家,在苏南地区率先实现了镇区全覆盖。但农村的发展仍处于弱势,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副业化兼业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农业发展中缺乏科技、人才和资金,而这三大要素主要集中在城市,怎样促使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要素相互流通,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二、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制约了我市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新型农民数量严重缺乏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以“素质、技能双提升”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普惠农兴村”培训活动,使一大批适龄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但从整体上来看新型农民的数量和技能素质仍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全市农业劳动力大约为9.2万人,持证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2010年仅为4.6%。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现在农村年轻劳动力都不愿种田,而种田的农民大多年龄偏大,文化层次低,缺乏现代农业技术。有一技之长的新型农民严重短缺,制约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
2、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2012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171元,同比增加1745元,增长13.0%,增幅相对2011年回落4.3个百分点。按照我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到2015年必须达到22892元。这几年,农民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城市居民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随着工业经济的增速趋缓,农民非农收入增长面临很大挑战,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面临多重压力。特别突出的是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农户比例偏高,我市154个村还有117个村经营性年收入低于70万元,5788户人均纯收入低于6000元的低收入户。
3、规模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未完,全文共6305字,当前显示13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