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民工问题及其对策
成都市农民工问题调查及其对策
近年来,成都市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涉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6月,成都市被国务院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怎样进一步发挥工会的组织优势,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指示,2007年7月,成都市总工会与有关部门联合对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进行了长达一个多月的调研。涉及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13个行业门类、74个行业大类1115家用人单位,覆盖全市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通过调查,基本掌握了全市农民工的基本情况,摸清了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成都市农民工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一、成都市农民工基本情况
成都市现有农民工总体规模为195万左右,集中分布在第三产业和建筑业、制造业。成都市农民工主要为本省20-40周岁的青壮年,总体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低,职业身份以工人和服务人员为主,月均收入集中在为700-1200元。
(一)主要特点。
1、来源、分布和受教育程度具有集中性。成都市农民工在输出地来源上以本市和省内为主;在就业行业分布上以第三产业为主,达52.2%;在占从业人员比例上以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建筑业占73%,交通运输业占78.1%,住宿和餐饮业占68.4%;农民工在技能素质方面总体水平较低,61.5%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49.6%没有参加过劳动技能培训。
2、就业的兼业性和稳定性特征明显。本市户籍的农民工以“兼业式”的季节性外出务工为主,63.8%的成都籍农民工利用农闲时间外出务工,农忙时返乡耕种;54.5%的农民工在过去两年内没有换过工作,56.7%的农民工在成都的打工时间以3年以上的中长期为主。
3、总体上较为认同城市生活。在工作条件、生活质量、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四个方面,农民工的认同度都高于65%。面对未来的打算,43.7%的农民工明确表示想在城市安家。
4、户籍制约不明显。调查显示,成都市78.7%的农民工基本没有遇到因户籍而出现的同工不同酬情况,只有6.7%的农民工认为户籍制度是造成城乡差别的主要原因。
5、工资兑现情况较好。2007年,全市仅有3.5%的农民工工资经常被克扣,
5.1%的农民工工资经常被拖欠,说明全市劳资关系总体上较为和谐。
(二)发展趋势。
1、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区域分布向
二、三圈层扩展。作为四川唯一的特大中心城市,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全面推进,成都市将对省内外农民就业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伴随城镇群建设加快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县城和优先发展重点镇将成为农民工新的聚集地带。
2、利益诉求随着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而“水涨船高”。随着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制逐步建立,农民工群体对政府持续提供、完善公共服务产生了较大的投入成本压力。同时,居住在成都的“第二代农民工”已占38.5%,由于成长环境、
打工目的、人生期望等方面与父辈不同,“第二代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对社会公平权益的诉求和转变身份的意愿更为强烈。
3、分层分步实现身份转换。在推进户籍、住房、社保等体制改革的形势下,一部分具有较高技能素质、在城市有稳定工作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将率先由“准市民”转变为“新市民”。伴随成都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相当一部分成都籍农民工也将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二、主要问题
(未完,全文共5394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