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节约节俭的传承

我出生的村庄窝在一个犄角旮旯里,地少山多。那时候很多外面村的人都觉得这个村的劳苦大众永无出头之日。但是,纯真的爱情让肤白貌美又家境偏好的母亲神奇地嫁给了我的父亲。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那真可谓凤凰落入鸡窝,或者鲜花插在牛粪上。

我父亲这人很有想法,也很不服输,努力地想飞出鸡窝,带着我的母亲这只凤凰飞黄腾达。而母亲也嫁鸡随鸡,跟着父亲一起打拼。就这样,有朝气的夫妻俩换了好几个行业,到88年的时候才跟外公借了点钱,搬到镇上,干起来百货行业。搬到到镇上的时候我才两岁多,但是在印象里,整个童年都是父母两个起早贪黑地拼搏,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真的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夫妻。

我的父母都很省钱,几乎从不见他们乱花钱在一些吃喝玩乐上。管束我们几个孩子也特别严格,比如我们想要买得玩具,印象中——没有一个同意的。当然我们自己也会攒钱偷偷地买,但没有父母的后备力量支持,资本不如其他同学雄厚,自然没有其他同学朋友那般宝贝堆积如山。另外,就算是自己攒钱购买玩具,也是要被父母骂的,父母不允许买奢侈品。所以买玩具这事真的是小心翼翼,有时候偷偷买了玩着几天,见父母不哼声了,才敢光明正大地拿出来亮相。或者父母问起时就忽悠说借同学的。至于想吃的水果啊、看上的新衣服啊等等的更是甭提了,凡是自己提出来的想法,基本上是被否决的命运。如果想用孩子惯用的哭闹法对父母厮磨,那不但不起成效,还找抽。[由www.iwzz.com整理]

我们是从农村搬来镇上的,在那个年代人口流动不大,所以镇上的人都喜欢把我们看成农村来的乡巴佬。别人眼中,我们是的乡巴佬的孩子,加上父母管束严格,久而久之,我就觉得:我们从农村来的,比不上镇上的人家富裕,所以我们不乱花钱是理所当然的。思想里,节俭就是乡巴佬的专利。

小时候,不但不能乱花钱,还得懂得省钱。比如用水洗手,水龙头要拧得涓涓细流,绝对不能开到像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流不停;比如人不在屋里了就要关掉电视或者电灯;比如自己盛饭就要吃完,不能剩下,也就是践行现在的所谓光盘行动……如有不节约的地方,父母绝对会开骂,毫不留情。小时候,一次我盛饭太多了吃不完,被父亲逼吃,结果吃撑到吐,从此我再也不犯这种傻事了。


(未完,全文共2896字,当前显示93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