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与实现途径

齐建民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河南鹤壁458030)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并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实现途径进行了阐述。中国梦具有丰富内涵,实现中国梦需要把握几个着力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中国梦内涵途径

齐建民(1971-),男,河南鹤壁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者简介]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7-0026-0

2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习近平明确指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梦的关系,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深刻阐释了中国梦的科学内涵,站在了中华民族的高度,将民族复兴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要正确认识中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需要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来把握。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由来。从历史看,在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华民族走向衰落,主要的表现就是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被迫一次又一次地割地求和,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损害了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一次又一次地挫伤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尊严和民族自信心。“民族复兴”作为中国近现代革命以来最激动人心的口号之一,是相对于民族衰落而言的。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就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这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复兴观念的开始。辛亥革命之后,这一观念继续酝酿发展,正式出现“民族复兴”一词。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企图把华北从中国分割出去,1937年发动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掀起全民族团结抗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步即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果断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990年4月,邓小平在《振兴中华民族》的谈话中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1]

从现实来讲,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是党的十五大以后,人类历史进入千年之交的过程中提出来的。1997年,江泽民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中第一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指出:“中国人民所以要进行百年不屈不挠的斗争,所以要实行一次又一次的伟大变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所以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争取对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党的十五大以后,“伟大复兴”开始取代“振兴中华”,从党的十五大到

十八大,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始终紧紧抓住这一伟大历史任务,并使之逐渐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


(未完,全文共5392字,当前显示145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