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副校长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法思考

要。本文重点了分析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同时结合个人的实践体会,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简要归纳,并对辅导员的工作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辅导员角色定位工作方法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保障,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前提是对辅导员角色进行正确定位,只有定位准确了,方向明确了,才谈得上建设,因此十分重要。本文将结合个人工作体会,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分析和定位,并就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到底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恐怕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有人说,辅导员是个“三不像”——不像教师,不像干部,不像专家;有人说,辅导员是学生的服务者;也有人说,辅导员是个万金油,哪里需要哪里涂,等等,不一而足。笔者认为这些回答或失之偏颇,或过于简单,并不能明确概括辅导员的角色。对这个问题,还是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冯刚同志说得好,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

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辅导员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说它重要,是因为作为社会主义大学,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辅导员,必须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通过适当的教育方式,把党的重要方针、政策、路线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认同党的事业并为之奋斗。说它困难,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在经过以高考为指挥棒的中学教育后,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思想观点、科学论断等不但没有产生理性的认识,反倒在老师的说教中渐渐产生逆反心理,这就给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先天的阻碍。其次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大学生经常受到各种思想、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更难了。那么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笔者认为概念化的空洞说教是没有效果的,而是要采取隐性教育的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在日常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应当按照党委部署,把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采取适当方式传授、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中明辨是非,站稳立场,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选择中,追求崇高,摒弃狭隘。

(二)学生的人生导师


(未完,全文共3649字,当前显示113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