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18#可动心提速道岔

提速道岔的养护维修技术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提速道岔被广泛的应用于各条铁路大动脉上,如广深线、京哈线、京广线、京沪线等,有利的提高了列车过岔速度。那么,提速道岔状态和质量便成为能否保证运营安全的重中之中。如何保证提速道岔的行车安全呢,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提速道岔的养护维修,首先要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并根据季节性的特点,综合考虑运营和维修的干扰因素,妥善安排时间,搞好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工作。使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合理使用劳力、机具和材料。对正线、到发线、主要站线的道岔,每年要安排两次综合维修,对于专用线、调车线,每年至少要安排两次综合维修,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延长各部件的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

一、提速道岔检查

1、检查内容。重点检查道岔各部轨距尺寸及其递减距离、各部槽宽、间隔、水平、方向、及前后高低是否符合标准;各主要部件是否有磨耗超限或轧伤;道岔各部零件位置、状态是否完整,有无损伤失效以及定期的钢轨探伤检查等。由于道岔是轨道的薄弱环节,各部主要尺寸和状态容易发生变化,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当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申请封锁线路,采取可靠措施消除隐患。

2、禁止使用的道岔。按照《铁路技术管理规定》的规定,道岔应该经常保持良好状态,如有下列缺点之一者,禁止使用。

1)道岔两尖轨互相脱离时;

2)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在静止状态时不密贴,调整也达到要求时。

3)尖轨被扎伤,车轮轮缘有爬上尖轨的危险时。

4)在尖轨顶面50mm及其以下的断面处,尖轨顶面较基本轨顶面低至2mm及其以下时。

5)基本轨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它线上超过10mm时。

6)在辙叉心宽40mm断面处,辙叉心垂直磨耗在正线上超过6mm,在到发线上超过8mm,在其它线上超过10mm时。

7)辙叉心作用面至护轮轨头部外侧的距离小于1391mm,或翼轨作用面至护轮轨头部外侧的距离大于1348mm时。

8)尖轨或基本轨损坏时。

9)辙叉损坏时。

10)护轮轨螺栓折损时。

二、提速道岔病害原因分析

1、道岔方向不良,轨距水平超限

1)道岔铺设位置不正,前后方向不良,忽视道岔前后整体维修。

2)辙叉位置不正,与前后钢轨连接方向不顺。

3)尖轨本身方向不良,连接杆与顶铁尺寸不符,下股基本轨未进行弯折,上股基本轨弯曲不直。

4)道岔前后线路爬行,带动道岔钢轨随同前后移动。

5)捣固不均,排水不良、碴石不足、不实等。

2、转辙器部分尖轨跳动、不密贴及磨耗轧伤

1)尖轨跟端结构各联结零件磨损失效,尖轨拱腰,跟部捣固不实等,造成列车通过时尖轨跳动。


(未完,全文共3597字,当前显示10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