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犯罪人分析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监狱文化

作者及作者单位:xxx

摘要。说到犯罪,监狱文化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通过观看《肖申克的救赎》这一监狱题材的影片,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看到美国监狱制度的利与弊,以及其产生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与中国监狱制度的对比,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我国监狱制度的不足,从而得到较为直接的借鉴。

关键词:肖申克救赎监狱文化设施管理方式教育安置问题制度化

前言

作为唯一一部看过两遍的监狱题材电影,我不得不承认,《肖申克的救赎》的确是最震撼人灵魂的经典影片之一。影片讲述了一位银行家安迪,被法官误判为谋杀他的妻子与其情人,被判终身监禁而关入肖申克监狱之后,自我救赎的故事。片中的主人公安迪,在逃出肖申克监狱之前,在狱中度过了漫长得仿佛没有尽头的19年。《肖申克的救赎》为我们展现了安迪这将近20年中,在狱中的生活状态。从肖申克这座虚构的监狱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美国监狱文化的影子。

剧中的肖申克监狱,实际拍摄地点为美国俄亥俄州,监狱名为曼斯菲尔德州立监狱(方便起见,下文皆以“肖申克”称呼)。不像我们想象的监狱形象,肖申克首次在镜头中出现时,并没有给观众一种阴森、恐怖、压抑的感觉。相反的,全体囚犯聚集于空地上,等待着新的一批罪犯的加入,期间夹杂着各种笑骂声、口哨声,竟给人一种自由散漫之感。虽然,那只是表象而已,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国监狱文化与中国监狱文化的巨大差异。有评论者说,当安迪被送到肖申克时,与其说这是一座监狱,它更像是一座城堡。的确,在肖申克监狱,又被称为“鲨堡监狱”。从“鲨堡”一词,便可以看出,这基本是一座有进无出的“黑暗城堡”。在安迪初次进入“城堡”之时,曾有一个人经过大门仰视的镜头,围墙高得让人绝望。肖申克,就像一个被狱长、狱警统治着,被围墙圈出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在这里,肖申克有着它自己独有的一套生存法则,生活规律。

管理程序与生活设施

美国监狱的管理程序与生活设施都是十分有讲究的。首先,是监狱在接收新犯人时的程序:让犯人脱去原有的衣服,在清洗身体后予以消毒,再换上监狱统一的囚服。这样做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犯人带来疾病。毕竟,监狱是群居的地方,任何一场疾病的传播都是十分棘手的事情。

再者,监舍门由电动统一控制,监舍分层平行设置,不仅规格统一,更能保证狱警在一层的中心就可以看到所有监舍的情况,发现反常情况。从监狱的格局和设施上看,美国监狱的设施很简单,但却很实用,做到了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还有就是,监狱的犯人都是单间关押的,每间监狱都配有洗盥用具,方便卫生。罪犯单间关押,不用考虑犯人之间会发生冲突,再配合上简单实用的门禁系统,大大节省了夜间的警力。单间关押也避免了犯人之间利用警察监控不到的机会相互传授犯罪经验。单间关押适当地为罪犯个人保留了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有助于罪犯在严格的监控下有一个适当地放松和休息。从这一方面来看,美国监狱还是比较人性化的。

当然,犯人也不是随便可以呆在监舍的,必须统一进入和离开,是有时间规定的。而一旦离开监舍和其他犯人相处时,马上就会有狱警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从而保证监狱的安全。

管理方式

美国监狱对犯人采取的管理方式也是具有科学性的。比如说,当安迪一行新的罪犯被押送到肖申克监狱时,一些老犯人在铁栏后面大喊:“新犯人。新犯人。”起哄围观,虽然显得有些混乱,但狱警却并不阻止。另外,当犯人们在看电影,看到电影里的女主角摆动秀发时,一起打口哨、高声呐喊,狱警也没有出面制止。


(未完,全文共4329字,当前显示142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