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双重预防体系组织机构及职责

双重预防体系名称解释

1、风险

是指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2、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3、危险源又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4、风险点

是指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风险评价

是指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6、风险分级

是指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7、风险分级管控

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8、风险控制措施

是指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9、风险信息

是指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0、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11、风险点划分原则。设施、部位、场所、区域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作及作业活动应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12、风险控制措施类别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

13、企业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分级后,应确定相应原则,将同一级别或不同级别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原则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实施分级管控

14、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风险管控层级可进行增加或合并,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15、企业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16、事故隐患


(未完,全文共3133字,当前显示10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