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试论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特点

中文系2010级3班张洁2010010308摘要:危机无处不在,危机无时不有,作为“紧急的或困难的关头”的危机,是一种生命常态,处理和化解危机事件历来是组织形象管理、信誉管理、公众关系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很好地处理和化解危机事件,首先要对危机事件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本文就将从特点、分期、基本原则等三个方面阐述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加以事例说明,希望能够加深对我们公共关系危机事件的认识。关键词:危机事件特点分期基本原则

《韦伯词典》对危机的定义为。“危机是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期”,系统论认为危机是一种改变或破坏的系统平衡状态的现象,可以视为系统的失衡状态。简言之,危机是指危及政府(企业)利益、形象、生存的突发性或灾难性的事故或事件,处理和化解危机事件,历来是政府(企业)形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将就特点、分期、基本原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危机事件的特点

我们强调组织危机具有三大特点。普遍性、突发性和严重性。

(一)危机事件的普遍性

危机的普遍性是指任何能出错的都会出错,这就是危机的法则。据调查,百分之八十九的企业领导人为:“企业发生危机如同死亡和税收一样,是不可避免的”。也有人说,危机是趁你不注意是积累的灾难。因此危机普遍性的特点告诫人们必须防患于未然,要做好危机预防、危机预警、做到居安思危。

比如自10月18日开始,中国海军集结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和南海舰队三大舰队的参演兵力,在西太平洋海域举行代号为“机动-5号”的远海实兵对抗演习。虽然现在处于和平年代,但我们仍然要具备危机意识,随时预防,大力发展海军和进行海上军演,是为了我们的长期发展计划,而不是针对短期形势。

(二)危机事件的突发性

危机的突发性是指危机的发生在时间上和征象上往往是不可预见的,或不可完全预见的。如有的组织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知道消费者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问题,但究竟何时何地何人会发生,却不得而知,不可预见,可谓“已知的未知”。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充分说明了危机事件的突发性这一点,因为地震的发生是毫无征兆也不可预防的,地震来临的时候人们毫无准备,很多人因此被掩埋在废墟之下。

(三)危机事件的严重性


(未完,全文共3288字,当前显示91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