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机制及其应对策略体系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也在飞速的加快,网络、通信的迅速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自然界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增长的时期。突发的公共危机也日益增多,加上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事故纠结在一起,使国家和企业遭受严重的损失,甚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预防和应对各种危机,建立健全应急机制体系能有效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强化应急管理能力。

关键词:公共危机应急机制危机管理体系研究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识码:a

1.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现代应急管理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我国起步较晚。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信息不畅,资源储备、应急准备不充分,预警防范意识不强等缺陷暴露了出来。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时,如何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显得无能为力。为此,中央政府果断采取措施,科学应对,防治非典工作才从被动转为主动,随后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方案。并在2005年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安全应急管理专业委员会。政府把加快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对公共危机的应急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至此,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并逐步得到完善,党和政府的应急能力才得到了不断地提高。

目前大多数企业中,危机管理意识淡薄,没有完善的应急管理机制,在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由于体制原因,不够重视或者存在偏见,在风险识别和隐患的排查、预警、预防、演练工作中做得不够到位,再加上应急基础措施不健全,缺乏经验和应急管理人才等,因此在面对公共卫生、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等方面的突发危机时难以应对复杂、变化多端的突发灾害,加上缺乏监督问责机制及灾害评估体系,很容易导致应急预案成为一种摆设。

我国的突发事件主要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自然灾害;第二类为事故灾难;第三类为公共卫生事件;第四类为社会安全事件。

2.公共危机事件应急机制及处置办法

2011年6月4日23时左右,一辆载有化学品苯酚的灌装车在从上海开往龙游途中,经杭新景高速公路新安江高速出口互通主路段内时发生交通事故,导致部分苯酚泄漏。由于发生事故时当地正在降暴雨,部分泄漏的苯酚随雨水流入出事口,造成部分水体受到污染。

事故发生后建德市、杭州市两级政府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环保、林水、消防等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对泄漏的苯酚用石灰进行吸附处置,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2011年6月5日中午11时,根据指挥部的要求,新安江电厂增开六台发电机组,下泄流量从每秒268立方米增至1230立方米,加速水体更新,稀释受污染的水体并加快下泄,减少污染带来的影响;至12时,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已全部清理完毕,泄漏的槽罐车已被拖离现场,残留在现场的部分苯酚也得到清除。环保等部门按照预案要求对新安江水体水质情况进行密集动态监测分析,实时关注水质变化情况[1]。


(未完,全文共4088字,当前显示12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