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概述及管理[五篇范例]

组织中非正式群体的概述及管理

沈文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试验”提出了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本文对非正式群体进行了概述,包括非正式群体的特点、类型、对正式组织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企业管理者对待非正式群体的策略等。在社会中,非正式群体是特殊的群体,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对企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以利于企业的更好的发展。

关键字非正式群体;霍桑试验;管理对策

非正式群体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组织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一个体系即“非正式群体”。它是以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成员的行为,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

企业中非正式群体是以观点、兴趣、爱好相似为基础,以彼此感情为纽带自然形成的。他们是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小型联合体,他们的存在是客观必然的。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职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正式组织一般只能满足职工谋生、职业成长的需要,而较少满足他们的其它需要,诸如爱情、家庭生活等方面需要,而人是社会性动物,他们需要的满足一般要依赖于团体形式,因此企业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非正式群体。[1]

一、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1、兴趣爱好相同。相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语言或相同的生活习惯,很容易吸引人们相互接近、增多交往,从而形成非正式群体,这是现实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例如,一个组织中喜欢象棋的人可能形成以下棋为中心的小群体,喜欢钻研技术的人便可能形成某项技术攻关小组。

2、利益一致。对某种利益的追求上的一致,相互支持,紧密团结,逐渐形成非正式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是对正当利益的追求和维护的一致性,如梅奥发现霍桑工厂中有些工人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愿意在受人监督的情况下工作,也不愿意有人向老板打小报告,他们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效率从事工作;又如旧社会“劫富济贫”的组织就是为了追求正当的利益。同时,有很多是对不正当利益的追求、维护和对他人正当利益的损害的一致性,如盗窃集团、流氓团伙,又如因贪污腐化而逃避惩罚的政府官员勾结起来形成“官官相护”的小群体,以对抗政府的清查,以这样的利益一致形成的非正式群体是祸国殃民的。

3、共同的理想、信仰、思想观点和品质。思想上的接近,也容易导致形成非正式群体。共同的理想、

信仰和思想观点,是人们相互接近和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品质及思想追求上的相同,可以使人们一见如故,甚至很快成为知己。人们交往是具有层次性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外部驱力。有些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直接原因是由于外部驱力的驱使,尤其是来自组织方面的外力。如组织的规模、目标与成员的基本需要和欲望缺乏一致;正式组织对于达到目标不能发生效力;组织缺乏合理的领导机构与职能机构等。

5、宗族亲朋关系。在组织或正式群体之中,由于是同宗、同族,或是亲戚朋友、同乡、老同学、老同事等,也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一方面,具有这种关系的人,与其他人相比更为亲近,容易找到共同之处;另一方面,正因为有这些关系为纽带,他们才更主动亲近起来,一是为了有事能相互照应,二也反映了一种对付环境及自卫的心理[2]。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与类型

企业中非正式群体的特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未完,全文共4630字,当前显示141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