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洗涤业现状及展望

中国流通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作者:不详

来源于:企业报,

发布时间:2004-8-27中国流通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流通现代化高级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语出惊人。他说,流通组织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架构,目前,我国流通组织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情况必须尽快改变,否则将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国内产业大规模重组的障碍。他坦言,以信息管理代替库存管理,从单体物流到一体化供应链是世界经济大规模重组的支柱。我国流通业经过20年的发展,没有根本性改进,我国内地交易成本高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商业部门的薄弱和成本居高不下。流通业已经成为阻碍国内产业重组的一个环节,如不能革新图强可能导致失败。

中国流通业开放加剧竞争

日前,北京市商委主任梁伟在“2002国际流通现代化———北京论坛”上说:“明后两年,北京商业将处于外商进入的高峰期,预计将会有200—300亿元的社会资金投向流通业。”梁伟的一番话似乎印证了中外企业在中国流通领域的竞争已经进入实战阶段。

流通领域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时间最早且开放力度最大的行业之一。在中国加入wto的相关协议中明确规定,关于零售服务,中国政府承诺在烟草销售不开放的前提下,加入wto后一年内允许外商设立合营公司,从事书报杂志、药品、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以外所有进口和国产商品的零售业务;加入wto后一年内允许外商控股;中国还承诺加入wto后允许外国公司通过特许经营形式进行营销活动。在外国企业眼里,中国流通领域是在长期计划体制下形成的脆弱产业,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前景。在他们看来,只要挤进中国市场就意味着成功。

外经贸部外资司的报告显示,今年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增速超过18%。据不完全统计,在北京今年外商投资第三产业项目———房地产项目、信息咨询、计算机服务和现代物流领域已达到461个,合同外资金额为8.9亿美元。在商业零售企业中,世界商业巨头沃尔玛在北京的第一家会员店明年春季开业。麦德龙明年将在北京建第一家店。还有美国的7-11便利店,西班牙迪亚折扣店、欧尚、家居建材超市、欧倍德、百安居、乐华梅兰等都在为进入北京市场做准备。而北京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已经开业。物流企业中,北京市有外商投资的物流企业超过17家,住友、富士康、联强国际等物流项目仍在洽谈中,嘉里京泰正在增加投资并逐步实现简单物流向现代化综合物流的跨越。

我国从1992年对外开放国内的零售市场。据统计,目前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其中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太平洋、百盛等更是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外资介入我国物流业始于1984年,当时美国联邦快递(fedex)进入了中国,十几年间,联邦快递的内地服务城市达到202个。2001年,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又获得了在中国的直航权。ups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投入1亿美元,建成了业内第一个可将货件签收人的签名数字化的便捷式高科技设备。

在华的外资商业和物流企业都创造了不菲的业绩,入世加速了外资进入流通业的进程,加剧了国内流通领域的竞争。外资的涌入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更重要的是,流通业已成为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入世第一年,外商的一只脚踏进了中国流通业的大门。

中国流通业差距不小潜力极大

行业差距


(未完,全文共9377字,当前显示140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