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践行从政道德 引领社会风尚

引领社会风尚建设文明新村

——武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农村精神文明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武功县委、县政府坚持按照“弘扬美德、树立新风、共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思路,在创新中求深化,在拓展中求提升,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三年来,全县共涌现出1个全国文明村镇、12个省级文明村镇、26个市级文明村镇和90个县级文明村镇,一个学先进、扬美德、建和谐、促发展的社会新风尚在全县上下蔚然成风。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能人带动,发展产业,为乡风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武功是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圣地,前秦才女苏蕙的故乡。千百年来,后稷传人素有男耕女织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科学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先后成立了苏绘、馨绣、木楠、康穗、南可等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由能人带领发展壮大了手织布、民间手工刺绣、传统布艺、锅盔、麻花以及大棚蔬菜、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涌现出高志鹏创办东方集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王志辉建立南可手织布专业合作社、北韩青年倪志峰研发传统食品打品牌等一批科技致富示范户,在省内外负有盛名。留守在家的婆姨们三个一群、五

个一堆,有的织布、绣花、搓麻花,有的种菜、养猪、搞加工,她们足不出户每月也有千八百元的收入,媳妇经布,婆婆帮忙看小孩,媳妇织布,婆婆打筒,婆媳关系融洽。有了经济基础,每逢集市大会,媳妇们将自己巧手挣来的工资给婆婆一百两百,孝敬老人,给老人买衣服和营养品,时不时割上几斤肉改善生活。媳妇能干孝顺了,婆婆高兴了,村里闲人少了,打麻将玩纸牌的少了,说事了非的少了。家庭和睦,邻里融洽。

二、强化宣传,因势利导,营造乡风文明浓厚的舆论氛围


(未完,全文共3171字,当前显示7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