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公共财政职能
浅谈我国公共财政的职能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完善,法制的不断健全,公共财政职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财政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又是在实践中规范财政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确立财政改革目标的重要依据。本文结合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的形式、特点、公共财政的职能从生活实际,包括生活、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探究,正确把握公共财政的职能,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共财政财政职能生活医疗养老教育民生
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一种比较普遍的财政模式。这种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的财政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财政部门运用公共财政职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民生概念比较大,我们选择可比的、比较基础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养老和保障性住房四项。2003年的四项占财政收入的20%,2013年财政部公布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2013年1月至12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29143亿元。2013年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187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820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417亿元;住房保障支出4433亿元,所占比例上升为37%,相比之下美国2001年至2013年,四项支出占52%,日本是63%,台湾是53%,北欧更高。数据说明我们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偏低。如何通过公共财政职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为财政部门工作重点。
结合上述四项重要的四项民生问题,对于公共财政职能分析如下:
一.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资源的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
(未完,全文共4402字,当前显示9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