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及途径

浅谈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论文摘要:推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创建和谐校园文化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要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来自于基层,各项任务要落实到基层,成效也体现在基层。高校基层党组织处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最前沿,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论文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和谐校园文化;作用;途径

一、和谐校园文化

1.和谐校园文化内涵

文化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大学存在价值和个性特征的体现。高校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社会主导文化为基础,以学校的价值观为核心,蕴涵着学校传统、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人员素质、校园环境等丰富的内涵,是全体师生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方面共同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成果,既表现学校发展的文化进步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也反映着校园文化在社会主导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和谐校园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活动为表现方式的一种文化,融思想观念、校园风尚、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大学和谐校园文化主要包括良好的学校精神、优良的学校校风、融洽的人际关系、共同的价值取向、浓厚的学术氛围、馨人的书香气息、丰富的文化生活等。各要素在校园文化体系中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并发挥其导向、整合和稳定的功能,起到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进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影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因素

从目前的情况看,高校的校园文化基本是和谐的。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的自然环境得到美化,教学科研等基础设施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这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力的保证。但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从学生个体表现来看,许多行为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相背离,目前一些学生在生活上奢侈攀比、行为上自由散漫、观念上自由放任,对不道德行为听之任之。一些学生视艰苦奋斗为寒酸、把浪费奢靡当做时尚;视勤学敬业为不懂情调、把作弊抄袭当机智。诚信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从平时的弄虚作假到考场抄袭作弊,从虚假信贷到毕业后拒不还贷。

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学生的个性张扬使一些学生对教师缺乏基本的尊重,而个别教师忙于自己的业务,对学生缺少关爱,除了教室短暂的相聚似乎形同陌路,这难以养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不平等,教育者缺乏爱心以及教育者的“偏爱”导致师生之间关系不和谐。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严重侵害着学生的心灵,打击着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影响着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学、科研、管理之间的不协调因素,表现为重教学、轻科研或重科研、轻教学的不正常现象,在管理上存在着对行政管理某些方面的职责不清、服务意识不强,甚至不自觉地倒向学术行政化,或者片面强调教学的重要性、特殊性,而轻视甚至抵制管理,不和谐的存在造成无法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管理环境,无法使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

由于受当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以及校园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文化修


(未完,全文共4511字,当前显示13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