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进一步加快我市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为深入了解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的主要成果,明确未来一个时期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我们深入市直部门、区县和部分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成就与做法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的高位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的同时,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工作来抓,积极推进区域、产业、体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
1.空间布局特色凸显,区域结构不断优化。通过城市功能分区的战略性整合,科学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使得城市发展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区以“金
廊”、“银带”为基本骨架,以太原街、中街为支撑点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东部汽车产业加速聚集、生态旅游文化产业优势明显;西部建成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基地;南部成为高新技术和航空产业的制高点;北部形成农产品深加工、手机生产基地以及生态经济带。城市发展战略布局的确立,使地区和城乡的发展潜能得以充分释放,促进了空间优势加速向发展优势转化,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县域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攀升。2012年四个郊区和一市三县经济总量继续壮大,占全市的45%,对gdp的贡献率为48.8%,一市三县的增速优势更加明显,主要指标增幅大大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缩小了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2008-2012年的五年间,城乡居民收入比和消费比均呈现下降趋势,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减弱。
2.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结构快速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形成了5个千亿产业集群,宝马汽车产业新城加快建设,未来产值将达3000亿元,成为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新型产业体系不
断完善,我市成为全国第一个现代建筑产业化试点城市,远大集团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幕墙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电梯制造基地,现代建筑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发展为全市支柱产业;以眼科保健治疗和生物制药为主体的泗水科技城快速发展,以蒲河为依托的生态经济加快推进,蒲河生态廊道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产业结构趋于协调并向优化提升方向发展,2007—2012年第二产业平均增速16.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5%以上。工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2012年工业增加值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8.3%,占第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保持在90%以上,一批企业进入世界级企业集团行列,12户销售收入超百亿元,我市机床跃升为全世界同行业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健康发展,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以上。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4%,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46.5%,我市成为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城市,区域中心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3.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
(未完,全文共5270字,当前显示12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