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雷锋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强社会管理的优势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3日09:19来源:求是理论网作者:杨光胜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加强社会管理中最直接、最基本、最有效的力量。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强社会管理贯穿党的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始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统筹力量、服务群众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管理、服务优势,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构建全覆盖的组织网络,夯实社会管理基础
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好不好,社会是否和谐稳定,关键要看党组织强不强,党组织书记怎么样。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给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着力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网络体系。一是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基层党组织书记是领导班子的“主心骨”,是党员队伍的“排头兵”,是群众工作的“领头雁”,更是加强社会管理最有效的力量。在村级党组织换届中,我们严格按照“两票制”推荐选举村党支部书记;在市直机关党组织换届中,对党组织书记实行“公推直选”,扩大了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参与面,提高了民主化水平。通过换届,一大批年纪轻、有文化,善做群众工作,懂得社会管理的骨干进入到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中。二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按照有利于加强社会管理的原则,根据区域集聚、产业布局、就业结构、组织形式和党员流向的变化,重点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城乡一体新社区中建立党组织。全市共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187个,在各类协会建立党支部和党小组104个,在商会中成立党支部16个,在非公企业中建立了党组织160个,实现了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和党的影响全覆盖,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深化“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先后在上海、广州等地建立“流动党支部”64个,“流动党小组”15个,并进行“设岗定责”,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流动党员基础信息库,提高流动党员纳管率。积极探索选举优秀流动党员进入当地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服务群众、信息交流、化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二、强化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未完,全文共3193字,当前显示97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