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28岁以后,脱胎换骨——记两年自我修炼心路历程

28岁后的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工作与生活,或许已经没有了冲劲,亦或是仍然坚持不懈的朝着目标奋斗。28岁后的我们该何去何从。小编精选了一段人生感悟,与您分享。

文/千城slash

最近,系统地读完了10多本曾国藩的书,相比15年前的阅读收获,这次阅读的感悟却远超预期。也正好借这次梳理,系统总结两年来的自我修炼,承上启下,致敬美好未来。

年少不读曾国藩,读尽诗书也枉然;

入目成心关天下,脱胎换骨是人间。

人言要学习曾国藩,30岁时脱胎换骨。但从曾国藩28岁中进士开始,他就已经换了人间。曾国藩作为千古第一完人,虽然因为他镇压太平天国、开启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处理天津教案等事件而褒贬不一。

但历史本身就很复杂,出现不同观点也很正常。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后世对曾国藩的为人、修身、治家却是出奇一致的赞誉和认可。

曾国藩作为一个从穷乡僻壤走出来的普通笨小孩,却能经过一生的自我修行与磨练,成长为一代圣人,为学成大儒,领兵为将帅,做官是中堂。他的个人拼搏和努力的经验对30岁左右的我们非常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

有时候不得不感悟,曾国藩是在28-31岁的年纪开始实现蜕变、痛下决心要修成圣人,更提到30岁前譬如昨日,已然过去;30岁以后,应脱胎换骨、修成完人。

而如今,我也正处在30岁左右的年纪,所以对曾国藩在这个时期立下的各类箴言语录有非常深刻和切身的感受。

对此,反思自己两年来的人生修炼,以及从曾国藩那里学习和领悟到的知识,我对今后自己的人生提出了九大箴言:少惰少傲少欲,有志有识有恒,宜勤宜静宜简。

第一大箴言,少惰

曾国藩言:天下庸人为何如此之多,最关键的就是大多数人都非常懒惰。有一句话很在理: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的地步。即使我们自认为非常努力了,其实离我们真正的极限,至少还有1-2倍的距离。

美国有一部电影《面对巨人》,讲述了一个美国高中橄榄球队的故事,球队主力自己以为自己进行负重死亡爬行(背着一个140斤队友,完全靠双手和脚爬行,膝盖不能着地),他以为自己极限是30码,但教练说他可以爬50码,而最终在一番努力下,他爬完了全场的距离,75码。

所以,我领悟到的第一个箴言就是。少惰。我们都是普通人,口食五谷长大,完全戒掉懒惰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尽量做到少惰,在一些自己能感觉到是在懒惰的时候就可以提醒自己动起来,而不是一惰再惰,甚至一拖再拖,最终拖延症爆发。

一个最贴切的经历就是早起:我先后五次培养早起习惯,短则20多天,长则50多天,但都告失败。我后来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核心在于一点:总有一天因各种惰性理由没有早起成功,然后一而再再而三,导致失败。

这里面有毅力、琐事等等原因,但懒惰绝对是最大的原因。所以,我这次培养早起习惯就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事因何种原因绝不让自己有一天因懒惰而不早起,此次坚持了3个月,目前一切良好。

所以,少惰作为我领悟到的第一箴言,并从此时此刻开始,纳入每天晚上的反思日记标准值红,日日反思、日日对比、日日修行。

第二大箴言,少傲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傲是人生进步的一大障碍。曾国藩专门提到:

为什么天下聪明人很多,但最后成事的却没有几个。为什么自古以来天分很好的人、曾经很优秀的人却好像不是最成功的,比如自古以来的状元、榜眼、探花有很多,最后引领时代进步的却基本不是这些人。他们原来有上天赐给的非常高的天分、智慧,但最终都败在了傲字上。

晚清与曾国藩同时期的左宗棠,年少得志、天分奇高、有勇有谋,但一生成就皆不如曾国藩,本质就在于他过傲。他曾问身边幕僚:


(未完,全文共5768字,当前显示147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