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职工服务中心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情况总结

2.7-9.3如何教育进城务工人员子弟

湘潭市雨湖区临丰学校肖秀莲

一、案例评析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亿万农民怀着追求美好生活、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来到城市,并随之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进城农民工子女,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走进城市校园就读。如何面对这些外来务工子弟,确实是摆在城市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以及当地学生对待外来学生的态度,都会给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1.家庭情感的缺失捆绑了“候鸟”飞翔的翅膀

案例中的陈辉同学是一个不大幸运的孩子,生活在一个进城务工人员的家庭,父亲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一有空闲就沉醉在麻将娱乐之中。父亲打牌输了钱,就找孩子出气,甚至打骂孩子。母亲在家里没有地位,敢怒而不敢言。既不能给他带来物质上的享受,也不能给予他精神上的关怀。从陈辉和老师的交谈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位懂事而孝顺的孩子,他很希望自己的母亲能够过上更好一点的生活;他很希望找个法子,逃离让他感到压抑的家庭去社会闯荡而离家出走。家庭情感的缺失捆绑了候鸟飞翔的翅膀,如果不是老师的关爱挽救了他,倍受家庭暴力的孩子,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不知会如何发展。

2.老师用大爱为“候鸟”撑起了一片飞翔的天空

案例中的陈辉同学又是一位幸运的孩子,老师用大爱为候鸟撑起了一片飞翔的天空。他遇到了一位知他懂他的好老师,还拥有一批关心帮助他的同学。我天真地想:如果所有的外来务工子女都能遇到案例中这样的老师,都能像陈辉的同学一样关心外来学生,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以极大地包容心接纳那些外来的孩子,没有偏见误解,没有歧视排斥,真正做到“同在蓝天下,共享一片天”,那该多好呀。而可怕的事实是,大部分孩子虽有机会入学,却无法接受更平等、更优质的教育,他们基本上是处于“边缘状态”的弱势人群。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对这些孩子缺少必要的关怀,会导致孩子逐渐产生对立和不满的情绪,加剧城市孩子和外来孩子的隔阂,给外来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产生阴影。因此,关注进城务工子弟势在必行。

3.家校携手,方能让爱不孤单

案例中的教师在尽心关怀孩子之外,最紧要的就是和家长取得联系。案例中的教师人为:年轻教师,无法改变他爸爸妈妈的思想,因为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接受不了任何人的意见。教师特意上门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试图与家长沟通。然而,由于家长素质不高,态度漠然,教师经验不足,与家长沟通很不充分,可谓是一次“失败的家访”。如果教师能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努力,能够或多或少的改变其父亲对待孩子和其母亲的态度,家校携手,让爱不孤单,也许“候鸟的天堂”将更加广阔而明丽。

二、深度思考

有人这样说过。你想了解中国的国情吗。请从走近一个农民工、走近一个农民工家庭开始吧。农民工一边连着乡村,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着苦难,一边连着希望;一边连着昨天,一边连着明天……正是由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如此沉重,以至于思索的心情一直难以轻松。

1.一种制度,一份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进城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两亿人,在这两亿人的背后,有七千多万他们的孩子,这其中包括跟随父母在他乡的,1400多万随迁子女。5800多万留守儿童,其中4000多万年龄是在14周岁以下,8个城镇儿童当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

见过太多的外来工子弟求学路上的艰辛、困惑、迷惘,当他们被高额赞助费、借读费挡在学校的大门外,我们有过太多的揪心和叹息,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现状。农民工的子女是中国的娃,祖国的花。“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口号道出了教育平等的最高境界,也是最低底线。这些“流动的花朵”也应该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


(未完,全文共6405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