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最终版]
读“屏”品“味”——《说屏》教学设计
周桂莲
王杏娟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快速阅读方法,了解屏风相关知识。
2.通过悟情和品诗,品读文章散文特色。
过程与方法
1.视频激发读屏兴趣,解说丰富直观感受。
2.快速阅读理解信息,把握课文基本内容。
3.问题引领分组探讨,品味课文散文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浓郁情味,品味文化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快速梳理说明内容,理解说明信息。
难点。品读文章散文特色。
资料准备。自撰解说词《屏风》,自制《屏风》视频课件。
预习内容:
1、朗读课文《说“屏”》,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思考标题《说“屏”》中“说”的含义。
2、阅读《屏风》,了解屏风的有关知识。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老师撰写解说词介绍屏风的视频《屏风》。
《屏风》
“屏者,障也。”屏风,顾名思义,“可以屏障风也”。
据学者研究,屏风可能最初产生于周代,立在皇帝宝座后面,象征皇权威仪。过去每逢重大场合,主人身后一定要搁置一座屏风,以显示气势。
到了汉唐时代,屏风逐渐转为生活用途,除了挡风,还有间隔和遮蔽作用。
古代的屋子不像今天这么密封,常有穿堂风,小阴风刮着,会客、小憩,需要三面挡上屏风。这种三面挡屏风的习惯,逐渐演化出后来的罗汉床。中国床大都有三面围子,就是受屏风的影响。
屏风还常用来分割空间。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就在今天,仍有许多场合还在使用屏风,比如在一些重大场合,或非常大的餐厅,用屏风挡一挡,可为人们构建一个相对封闭安静的舒适空间。
屏风是中国古代用作遮蔽的重要用具,演出、访谈、会面常常使用。“口技人坐屏障中”,表演徐徐展开,如遮如掩,动人心扉。《史记》记载,“孟尝君待客座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孟尝君和客人屏风前主宾分坐畅谈,屏风后是专记宾主说话内容的侍史。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为避免门外直望见厅堂,必置一屏。旧时为避男女之嫌,女子闺房中常摆设屏风,来缓冲一下通道和视线。屏风和美女相伴,平添了一种情韵。
屏风还有装饰功能,能够美化生活。《水浒》中有这么一段:“柴进转到一间偏殿,……是皇上看书的地方。迎面一座大屏风,上前一看,画的是青绿山水,非常漂亮。”屏风依装饰功能演变出各种各样的特定类型,如置于枕边的“枕屏”,置于文具前的“砚屏”,置于梳妆台上的“镜屏”,置于进门处的“座屏”,张挂装饰大理石或书画于墙上的“挂屏”,凡此等等,无不美化了我们的生活,赋予我们生活以诗情画意。
屏风还因其具有精美、古典、静默、掩映、朦胧之美,与诗词甚为结缘。晚年白居易在诗酒中打发岁月,在《自咏》诗中不无惬意地述说自己微醉清旷的形象被画于屏风之上的轶事,“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他在《赠梦得》中的诗句“心中万事不思量,坐倚屏风卧向阳”更是勾勒出他展开床榻伴着屏风,自在轻松的生活。
如此看来,“屏风”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名词,如若我们能够在生活中诗意地用用屏风,我们真可以诗意地栖居了。
一、解题说“味”
“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小小的一方屏风,承载着这样丰富的功能,蕴藉着这么浓郁的文化,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下面还请大家跟随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再次走进“屏”的世界,去感受中国屏风的无穷魅力。
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我想了解一下大家对题目的了解,“说屏”的“说”是什么意思。
明确:解说、闲说、话说、议说„„
《说“屏”》这篇文章很有味,单是标题“说”字,就有解说味,闲说味,话说味等。这是一篇用散文笔法写成的说明文,我们先来读读文章解说《说“屏”》的“说明味”。
二、读“说明味”
1、快速阅读
(未完,全文共4662字,当前显示145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