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张持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浪潮。现在两类转移方式正相互交织、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支两亿多人的劳动大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农村跨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23.2%,接近四分之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七个中西部大省,这七个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大约占到全国的65.8%。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向,反映出三个“集中”的特点。一是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集中,根据公安部的资料,2004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务工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就有4528万人,几乎占当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的60%;二是向大中城市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推算,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62.4%的人选择了去地级以上的城市打工;三是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劳动部门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大约有64.5%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就业

1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伴随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的转移,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在勇敢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又长期实行严格的城乡分治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化,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0%左右。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为发端,启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到今天1.2亿农民“离土又离乡”连同随迁的1900多万农民工子女,走进地级以上城市,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延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90%以上的采矿工、80%以上的建筑工、70%以上的纺织工等,都是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面广量大的餐饮服务业的服务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代信息产业也有不少农民工介入。各行各业的人员构成、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

2、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

2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

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的林立高楼、宽阔大道、繁荣商业、旺盛人气,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等,所有这一切的城市新景观、新气象,都凝聚着广大农民工的汗水和智慧。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

1.2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3万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国gdp的23.1%。我国经济连续多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次产业4:4:2,变为当前的2:5:3,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努力,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辛勤劳动。


(未完,全文共8319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