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当前高校学风的问题及对策

试论当前班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海南师范大学

稳定和谐的班级学习气氛不是仅靠班主任或者学校的行政人员的严厉监管制度就能形成的,在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下,班级管理的主体应该从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手里交还给从事班级集体活动中的学生个体,发挥他们主人翁的角色,把班级构建成属于自己的快乐学习生活小天地。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要求,采用合理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行开发、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班集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促使其全面发展,并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目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班级管理主体唯班主任独尊,管理方式偏于专断

长久以来,“分数至上”、排名择优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班级管理者在“升学”压力下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一直以来,班主任的管理都是以只要学生不违反校规、校纪,能绝对服从老师的权威,以按照老师的要求争取高分数为目的,这样的班级管理方式使学生丧失自主权,缺乏个性化,更加加重学生对学校或班级纪律的逆反心理,当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时,班级同学的纪律意识就会薄弱,常常表现出上课说小话、做小动作等不良行为。

(二)班级管理模式单一,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目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大多数仍采取垂直式的管理模式,即由班主任任命班干部,并把班干部当成老师的另一双“眼睛”。班干部的职责是在无班主任的情况下监督班级纪律能正常执行,负责把“不听话”的学生上报给班主任,由班主任采取惩罚手段。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学生限于纪律的压抑不敢发表自由言论,班级气氛缺乏活力,学习气氛不浓,在这样的监督管压下更难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班级活动形式化,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班级活动上,每个同学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献计献策,参与集体管理,共同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核心,每次班会都应该有一个主题,而且最好以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主题来让学生自己发言。目前的班会活动,大都是以学校统一命名的主题进行开展,甚至有些班会课被用来当成自习课或者直接被任课老师占用给学生补习。

(四)班级管理体系中评价体系不健全

班级管理目前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的遵纪守法、思想道德、考试成绩等方面,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不涉及。评价的主体主要是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自己的评价较少,这样的一方评价很难体现出评价的公正与客观性,因为班主任的主体评价很容易带有主观偏向,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另外,班主任通常根据学生的现有表现来评价学生,采用“固定的”眼光看学生,认为好的学生永远是好学生,坏的学生怎么也不会变好。

二、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班级管理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从班级管理活动的内部来讲,班主任的管理理念落后、师生关系不和谐,从管理活动的外部环境来说,社会界对教育的期盼、文化的传播、现有的教育制度体系,都导致了班级管理问题的存在。

(一)班主任管理观念落后


(未完,全文共4150字,当前显示13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