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的心观后感大全
《平常的心》是一部由马克·鲁弗洛和马特·波莫等主演的同性电影,影片剧情经典,画面震撼,网友们对这部电影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01
对于一个异性恋来说,看这部电影理论上应该是很难感同身受的,但是啊但是,造物主给了人类同理心。影片从一开始的明亮色彩到伴随着死亡的疾病出现时沉重的蓝色调,感情的变化一直影响着观者的心。(哦这里说的观者是我,也可能有你。)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是:
为什么电影里的同性恋群体似乎把自己圈在我们自己活得开心就行的群体性的狭隘的自由里,而从不像主角ned一样战斗呢。难道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自由是当群体面临困境时能受到各方的帮助吗。而不是若非异性恋也会有所影响,他们就要自身自灭。但平心而论,我们如何责备他们呢。不管是谁,在生存受到威胁时一开始的反应都是害怕吧,勇敢的人,就像ned,是还没有生存威胁的。而面对困境唯一的对策是团结起来,同时异性恋更应该帮助性少数群体争取权益。
zg从来不是一个包容的国家,对性少数如此,对女性如此,对男性也是如此。从上一年开始互联网政策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到昨天北京的彩虹活动发生的冲撞,偏见从来没有消失过,在这种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不绝望,如何生存下去。生活可能会越来越艰难,人们会越来越疏远,这是权力和金钱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的结果。人类怎么样才能在这种偏见狭隘自私中不重新沦为野兽呢。
就是战斗啊,要不断面对自己的自私、狭隘和偏见,要不断面对他人的误解、唾骂和拳脚,面对自己的恐惧不停地战斗直自不能战斗为止。
02
因为matbomer的美颜而来,却发现这部影片确真真正正有触动到内心的能力。
最为医学生,艾滋并不如在其他人看来那么遥远,而我扪心自问,却发现自己犯了医学生的通病,把病情只当成了冰冷的理论,而忽略的情感、人性。巧合的是,我刚在医学英语里面学到一片文章讲艾滋的发展史,再看电影,我便再也不能平静的直视那最早发现的42例病例,那最早的定义:grid(gayrelatedimmunodeficiencydisease)一个个病例,背后是年轻的生命,是好不容易寻得真心后的生离死别,一个短短的定义,是百年来人们思想的偏执的体现,是lgbt群体的妥协。
开始,我还在试图评价,到底男主与那个中尉的两方观点谁对谁错,男主与哥哥谁对谁错。渐渐的,我觉得每个人都能被理解,看着自己伴侣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男主的愤怒和冲动时都可以被理解的;传统观念与对弟弟的爱之间的矛盾,男主哥哥的摇摆不定也是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个体,但是无论是何种情绪,最后凸显的都是活下去的欲望。
佩服马克叔叔,作为为数不多的直男参演,不过这也符合他一贯的性格吧。佩服茱莉亚·罗伯茨姐姐,在一众帅哥中高冷又温柔的美着。佩服所有的演员,都演技在线,几场愤怒、激动的戏真的演的不错。
好久没看这么阴郁的电影了,很多人抱怨为什么到结局也没有转变为好呢。可是,现实就是如此的,在冰冷的观念和温暖的爱中间,是我们的世界。
附上几年前在艾滋病房做志愿者的小记,望读到这里的人有一点小小的感触。
冰冷而又温暖的世界
-记与艾滋相逢的一个小时
我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我现在也做不到胸前佩戴着红丝带大声呼吁,我只是一个普通学生。
(未完,全文共4252字,当前显示134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