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环保标语

.宣传条幅:

1.爱护生态伊通河,打造文明新家园2.爱护伊通河——绿色和谐与你我同行3.保护长春母亲河,建设和谐新城市二、宣传展板:展板一:

1.伊通河史话

源远流长的伊通河,是松辽平原上的千年古流,是松花江的二级支流,它发源于伊通县境内哈达岭山脉青顶山北麓,流经伊通县、长春市、德惠市、农安县,在农安县靠山乡汇入饮马河,全长342.5公里,被两岸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二十年(1682年),清政府为抵御沙俄侵犯黑龙江流域,开通了伊通河航道,运输粮草辎重,这条河把辽河与松花江、黑龙江连了起来,有力地支援了抗击沙俄的战争。那时候的伊通河河宽水深,可行大船,每船可装米六十石,是一条真正的汹涌的大河。

曾几何时,伊通河“两岸林木如篦,游鱼如梭”。但是由于人口猛增,粗放式农业无限发展,沼泽地全部变为农田,在长春以南,伊通河主流和支流上修建塘坝水库,涵养水源的资源严重匮乏,伊通河处于奄奄一息状态,再没有了往日迷人的风采。伊通河的治理和改造牵挂着长春市民的心。

2.伊通河近况

伊通河是长春的“母亲河”。为了让“母亲河”美起来,多年来,长春人一直在努力。10年综合治理旧貌换新颜。1986年5月24日,长春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规划》。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和2年的续建工程,伊通河河道泄洪能力达到30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1996年,长春市政府决定,对伊通河城区上段进行治理。经过6年的旧城区改造,伊通河公园像一条银色的玉带飘落在城区东部:整齐的砌石护坡、壮观的橡胶溢流坝环绕宽阔的水面,堤上方砖铺地、绿树成行,8处园林景点各具特色,35项园林小品风格各异。

3.伊通河的未来

近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高广滨、市长崔杰带领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视察了伊通河综合治理情况。随后,召开专题会议,围绕伊通河综合治理听取工作汇报,征求各方意见、统一思想认识、部署下步工作。会议提出,要举全市之力,打好伊通河综合治理攻坚战,力争用二到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伊通河的提升整治任务,使伊通河真正成为我市惠及百姓的生命线、构筑绿色宜居城市的生态轴、展示美丽长春的风景线。

展板二:

提起伊通河,长春人都倍感亲切。因为,这是一条流经长春市区的河流,也是一条哺育了长春人民的母亲河。5年来,长春伊通河的环境一直在变,而且越变越好看。在经历沧桑过后,如今的伊通河又重新焕发了活力。

“两岸绿了,野生鸟儿也飞来了。”说起伊通河,吉林省政协常委施立学很是感慨。

从前:垃圾遍地臭气熏天

一说起从前的伊通河,在长春生活了25年的施立学用“很不好”三个字来形容。

他说,以前河道淤泥较多,堤坝年久失修,污水随意排进河里,而岸两边杂草丛生,垃圾遍地。河水臭气熏天,每年夏季,岸边的居民都不敢开窗户。

施立学曾几次向政协会议提交治理伊通河的提案,也一直关注着伊通河的改造。他认为,现在的伊通河还要在治污水源上下功夫,城区段岸边还需多种树。

治理:肩扛手提清淤垒堤

长春真正启动治理伊通河工作,要追溯到1986年。那一年的长春市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规划》,计划经过3年的综合治理和两年的续建工程,使伊通河河道泄洪能力达到300年一遇的设计标准。

从1986年至2009年,伊通河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治理过程:1986年至1988年,主要针对堤坝加固和清淤,许多市民肩扛手提,用一个个土袋垒起大堤,将河里淤泥清出河底;1992年至2001年,长春先后三次对伊通河进行大型治理,主要是对地貌、景观以及植被进行完善和修整;


(未完,全文共9608字,当前显示146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