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5篇材料]

第一篇: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思考

中共南部县委党校敬慧君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提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显突出。尤其是在一些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双赢”,已经成为对地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一、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但从另一方面看,许多地方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粗放的增长方式,同时又忽视了环境保护,致使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一)、现代化农业生产带来的各类污染

1、化肥、农药的施用带来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在实际施用过程中,农民往往是过量或不均衡施肥和喷打农药,其结果是不仅降低农产品品质,而且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更严重的是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一是滥用化肥,流失率高,不仅污染农田土壤,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了水体的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大量的化肥沉留在土壤中,在雨水的作用下或渗透到地下,或者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池塘,形成巨大的污染暗流。二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给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据统计,农药残留造成了过去30年,帕金森病、早老性痴呆以及运动神经疾病等大脑功能紊乱性疾病的死亡人数大幅上升;近年来,因食用喷洒农药的蔬菜而中毒的事件亦时有发生。

2、大棚农业的普及,使得地膜污染呈加剧上升态势。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塑料既不受微生物侵蚀,也不能自行分解,降解周期一般为200—300年,而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害物质。土壤中的残膜量不断增加,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甚至土壤次生盐碱化,这已经成为粮食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研究,当每亩农田残膜达2.4公斤时,小麦可减产7%、玉米减产8%。

3、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生态安全的威胁不断增加。土壤污染导致有害物质在农作物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引发各种疾病,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二)、小城镇和农村聚居点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管理滞后造成的人居环境污染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居住分散。由于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城镇和居民聚居点或者沿公路发展,形成马路和带状集镇;或者与工业区混杂,所产生的生活污染物,因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致使浅层地下水污染严重,对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威胁。

(三)、乡镇企业和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且疏于治理,产生的工业污染


(未完,全文共20666字,当前显示130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