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特色田园乡村:乡村复兴的江苏思考(附行动计划全文)

第一篇:特色田园乡村:乡村复兴的江苏思考(附行动计划全文)特色田园乡村:乡村复兴的江苏思考(附行动计划全文)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2017年6月20日,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计划在"十三五"时期,省级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的总体目标及实施步骤。明确提出了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创建程序和运作模式,以及特色田园乡村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6月28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随后印发了《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公布了首批试点地区和试点村庄候选名单。

据悉,江苏省城镇化率已达67.7%,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三分之二,即将进入城镇化稳定发展期。在这一关键节点,江苏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将乡村复兴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提出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规律、契合实际的乡村发展与复兴的新路子,使“繁华都市”与“田园乡村”交相辉映。

绿维通过对江苏省关于特色田园乡村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重新梳理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并创新性提出了特色田园乡村的五大建设要点。

一、解读特色田园乡村

(一)阐述特色田园乡村

特色田园乡村由特色、田园、乡村三部分组成,其目标是是打造“三农”发展新载体,培育职业农民,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增效,最终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

1、“特色”即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体现的是竞争力

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自身特色资源,走多元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其中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内核。历史经验表明,农村的衰落、农民的外流很大程度上源于产业不振、经济不兴,所以必须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同时,“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必须践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塑造与城市不同的特色农村生态景观;而乡村蕴含着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一切基因,是文化传承最大的载体,必须充分挖掘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重构承载乡愁记忆、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

2、“田园”即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呈现的是意境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世人描述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被传诵至今,就是因为写出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乡村最美的、最富有吸引力的就是其田园意境。乡村和城市要

各美其美,就要遵循发展规律,尊重农村习俗,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着力塑造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

通过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保护山水基底、历史肌理、空间形态,协调乡村建筑、田园景观、自然风光,重塑和谐共融的人地关系,在江苏大地上留住世外桃源式的乡村,延续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方式。

3、“乡村”即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凸显的是可持续

乡村不但要美丽,而且要宜居,更要有活力,只有这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乡村建设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现在,一些地方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一种类似于“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乡村被小城镇掏空,小城镇又被中小城市边缘化,中小城市则在大城市面前失去了聚集优势资源的能力。乡村出现“空心化”,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镇和乡村之间未能实现均衡发展,特别是公共服务差距比较大,乡村失去吸引力,发展缺乏动力和活力。


(未完,全文共30112字,当前显示13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