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5篇范文
第一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之下,世界经济步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的转型时期。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水资源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诸方面,更是深度威胁到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迎接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一场绿色革命的浪潮正席卷全球,人们已经逐渐清醒认识到,如果不转变传统的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和黑色发展模式,这种危机还会进一步加剧,最终将带来人类自身的毁灭。旨在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从生态赤字逐步转向生态盈余的绿色发展战略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谈及保护,我们就要知道何为环境。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条件,它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所需的各种生产资料,消纳生活和生产排出的废弃物,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的场所。所以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进化发展的产物,离开了这一特定的环境,人类难以生存,但人类可以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利用、改造自然界,为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著名的《布伦特兰报告———之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的。在此报告中,可持续发展被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与环境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人类为了生存,改善生存条件,不断地向自然索取,有时甚至是掠夺性的利用,最终导致自然不时以洪水、干旱、沙漠化等灾难予以报复。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这种冲突日益增多并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我国,这种冲突突出表现为环境污染与资源损害已构成了对发展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1.水土流失、土壤荒漠、耕地被占用问题严重。早在2000年水利部公布的资料中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其中黄河、长江、海河、淮河、松辽河、珠江、太湖等七大流域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一半。因水土流失,全国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新增荒漠化面积2100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每年损失的耕地面积达七万多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在第六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60亿元。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不仅造成了生态失衡,而且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制约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严重。据世界银行1998年对132个国家的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排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排到了82位。按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20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边缘,人均1000立方米的为人类生存起码要求。目前,我国有15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严重低于缺水线,有七个省、区、县人均水资源低于生存起码要求。
(未完,全文共19039字,当前显示140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