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改革开放以来梧州的生活变化

胡锦涛主席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说得好:“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对于梧州市来说,也确实如此。20世纪80年代,我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经历和获悉了我市改革开放的某些重大事情,杂忆如下:

划时代的文献

1988年4月2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由于梧州的区位优势和历史传统,这一天,我市接到了国务院决定扩大广西梧州市及所辖的苍梧县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享受有关优惠政策。随后不久,自治区人民政府又相应地制订了八条有关梧州的优惠政策(如进口汽车等优惠)。喜讯传来,全市上下群情振奋,欢欣鼓舞。

这是梧州市和苍梧县的历史转折,是改革开放前进道路上新的里程碑,是市县改革开放迈进新阶段的历史座标。中央这份重要文件,以及自治区的“八条政策”,对于梧州市县来说,无疑是划时代的文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梧州,将掀开新的光辉一页:这份文献,将永远载入梧州史册而熠熠生辉。为此,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多次专题会议及有关座谈会,认真学习和研究贯彻中央和自治区文件精神,统一认识,制订具体配套措施,务求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乘着扩大开放的东风,打好梧州经济发展的翻身仗。扩大开放旗鼓在前。《梧州日报》刊发了系列社论和相关的专题文章,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梧州的区位优势和开放政策;《广西日报》以整版篇幅宣传梧州。香港一些报刊上也大篇幅地宣传梧州。

我与市政府办主任宁国忠和政府办几位科长,以及深圳《引进》杂志编辑江汇先生等,在政府办成立了编辑小组,编印出版了《引进(梧州专辑)》:图文并茂,吸引眼球:正副市长的文章中英文对照,市委书记彭伟宗挥毫赋诗赞美梧州;市党政主要领导及市政府有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均有个人彩照及文章刊此专辑。这是一本向国内外全方位、立体式地宣传梧州及其开放政策的高档次刊物,是全市第一本16开铜版纸彩印,集中高质量宣传梧州的专刊,效果良好。

中央领导视察梧州

梧州的开放不断取得新成绩,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几位中央领导先后亲临梧州视察,并对我市的工作作了许多重要指示。

“梧州可以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进出口港口”。1987年2月中旬,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到梧视察,盛赞梧州很美丽。并赞梧州离港澳这么近(船航8小时),对外开放的基础和条件的确不错,梧州经济发展的前景将是美好的。她热情鼓励市党政领导要加倍努力,梧州可以发展成为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和进出口港口,多生产出口产品,为国家多创外汇。

“梧州要加速港口建设”。1988年1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莅临梧州视察,他兴致勃勃地登上白云山云峰亭,观赏和赞美梧州的山光水色。他深入梧州市的龙山酒厂、皮革制品厂、丝绸厂和梧州(地区)松脂厂以及口岸外贸蛇仓调研。热情鼓励企业“要重视技术和革新,舍得花钱加强技术改革。要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讲究效益,多作贡献。”勉励梧州“要加速港口建设,面向世界,发展对外经贸。”

在到蛇仓的路上,田副总理说。“蛇仓”这个名称不好,改叫“蛇园”好,把蛇仓改为蛇园,你们就更好经营了。我市党政领导一致认为,这个名称改得好。自此,“梧州蛇园”更加亮丽叫响,宾客纷至沓来访问和观光,并品尝滋补健体的蛇肴和蛇胆酒。


(未完,全文共13632字,当前显示135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