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国水资源稀缺性分析

宁显胜;农经一班,222011303210010

分析背景。21世纪头20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阵痛期,很多经济学家预计这个阵痛期还会更长一些。引发阵痛的原因很多,其中,资源的稀缺是一个起到决定作用的因素。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的依赖于中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而这种依赖使得中国在未来的发展中极大的受限于这种依赖。本文将从水资源的人均分配、地域分布、以及水资源的污染浪费等方面对中国的水资源稀缺性进行简要分析。

一、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注:图表自制,数据来源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

综合05年至11年的情况来看,中国水资源总量在2.8万亿立方米上下浮动。其中地表水约为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约为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我国水资源总量已不丰富,人均占有量则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我国严峻的水资源态势决定了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置于至关重要的位子上。

二、水资源地域分布

1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我国水资源稀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域分布极度不均匀。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水资源分布格局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和水资源需求极度不相符。我国北方是传统的重工业地区,西部拥有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对这些地方的限制性作用极度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正是这样的分布状况才使得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显得那么的重要。

除了区域分布的不均外,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也是导致我国水资源稀缺的一个关键原因。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我国广大的非季风区长期饱受缺水的困扰,而季风区则常发洪涝灾害。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这样的态势深刻的影响着国计民生问题。

图源:百度图片

三、中国每年的用水总量及构成

资源的稀缺性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类对他的依存度。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我们将无以为继我们的生存。从水利部的水资源公报中我们不难看出,每年的水资源总量总是在一个范围内上下波动,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量相对于总量而言也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程度。但是,为什么中国还总是处于一个缺水的状态呢。水资源的总量是一个概量,在这个总量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量却只有一部分,加之之前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的稀缺就显得更加的明显。

2

注:图表自制,数据来源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

单从水资源的使用量这个数据来看,我们还是可以清楚的发现2005年至2011年这段时间里用水总量始终处于一个上升的态势。这样的态势绝对不单单是05至11年之间的个例而是一个长期的状态,这个状态在未来还会加剧,会一直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不断的变化。只是结构会不断的发生变化。通过对数据的整


(未完,全文共17691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