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研究全文

摘要:本文就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重庆文化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的建议。关键词:重庆文化旅游问题建议

一、文化旅游的含义

文化旅游是指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具体内容之目的的行为过程。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当前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二、重庆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旅游优势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快速发展,重庆的旅游业也逐步有秩序的发展。2012年1—7月,我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15458.75万人次,同比增长30.52%,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11.14万人次,同比增长22.45%;过夜游客3741.04万人次,同比增长20.08%。旅游总收入908.66亿元,同比增长32.0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61646万美元,同比增长24.58%。出境旅行社组织出境旅游人数为36.34万人次,同比增长86.02%,其中:出国游19.6万人次,同比增长118.98%;港澳游13.17万人次,同比增长63.92%;台湾游3.57万人次,同比增长39.97%。

重庆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已经形成规模。目前已查明的地下、地面文物共有12212处,具有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资源共308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重庆以“美女、美食、温泉”三大独特文化闻名于世,并以巫山小三峡、大足石刻两大5a景点带动重庆旅游业的强盛。

(二)旅游劣势

近几年,重庆旅游总收入在全国的排序均在20位左右,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仍属于旅游欠发达地区。如2009年全国旅游总收入排名21位,2010年排名20位,2011年排名18位。位列重庆之上的各省区大多投入巨大的人财物力发展旅游业,无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整合力度上还是在营销运作上,重庆都明显处于下风。

三、重庆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滞后

各旅游景区、景点道路档次低,可进入性差。去重庆周边的区县旅游,渝东南、渝东北或者渝西都需要在不同的车站坐车,而重庆大部分的景点都是在区县,如六大精品景区之奉节天坑地缝、武隆天生三桥的高速公路建设还未完成,仙女山、巫溪巫山连接神龙架的旅游景区公路的建设还正在实施,这给游客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

(二)吃、住等出现结构失调

虽然目前全市共有旅游星级酒店299家,6万多个床位,但全市的五星级酒店仅38家,这其中有19家授牌,19家在营运还未授牌。五星级酒店数量过少,旅游环境和配套设施的质量不够高。

(三)旅游景点类型单一,缺少精品景区

目前重庆大部分的景点属于山、水、峡、洞、森林公园等,品种单一。如神女峰、仙女山森林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四面山、黑山谷、芙蓉洞、金刀峡等旅游景点重复开发,外地旅客可能去了其中一个景点就不会再选择去另一个类似的景点,这可能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

此外,重庆的六大精品景区均分布在区县,主城区缺乏旅游精品,难以形成旅游中心城市的凝聚力、辐射力。

(四)对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底蕴挖掘不够

文化旅游资源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即有关旅游文字记载的风景名胜、历史遗迹、文人墨画、宗教圣地、园林建筑等,都可以归为文化旅游资源的范围;狭义的即是从艺术观点说的旅游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审美的物质载体,或者是某著名旅游作家游历所经并留下墨宝之地。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除了李白对长江三峡美景的描写,还有另一个吸引游客的就是,山峡是著名诗人李白吟诗抒情、以诗歌的形式揭示泛舟山峡之审美内涵的地方。这两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属广义的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三峡对游客的吸引力因素。


(未完,全文共21573字,当前显示149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