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社区依法治理之我见

一、社区依法治理的内涵及特征

社区依法治理是指城市社区区域内的居民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照宪法、法律和地方性法规,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社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使社区建设和发展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活动。其主要特征:

(一)社区依法治理的性质,属于基层依法治理

(二)社区依法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包括自然人、法人等

(三)社区依法治理的客体,包括社区政治事务、经济事务和文化事务及社会事务中的各类社会关系

(四)社区依法治理的依据,是宪法、有关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五)社区依法治理的目标是使社区内成员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基本有章可循;社区居委会基本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对社区各种监督制约机制基本完善;社区居民得到方便、快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社区矛盾得以及时化解;社区稳定有更充分的保障,社区居民安居乐业

(六)社区依法治理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区一级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和统揽全局的作用,发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主导作用,发挥社区居委会党支部的主体作用

二、制约和影响社区普法依法治理的问题

我们在深入社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认为:通过三个五年的普法依法治理,社区依法治理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制约和影响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发展的问题,其主要有:一是在治理的形式上,缺乏深入性和有效性;二是在治理的内容上,很少涉及家政家风和社会公德;三是在治理的方法上,主要以干部为主,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在治理的手段上,重法治、轻德治,重处罚、轻教育,存在着“工作不到家,教育不到人”的断层现象;五是作为社区依法治理主体的居民群众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参差不齐;六是在群众中还存在着社区“法律鞭长莫及,舆论微不足道”等模糊认识。此外,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优抚对象福利等社会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三、社区依法治理的主要内容及对策

(一)建立突出社区依法治理特征的运行机制。依法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党委领导、政府(办事处)组织实施、司法行政部门指导、社区成员配合、群众共同参与”的运行机制。首先,从区到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都要建立依法治理领导机制,做到组织健全,有专人负责;其次,要建立长运与近期相结合的目标机制,做到工作有目标;再次,要建立适应社区依法治理发展需要的投入机制,保障社区依法治理工作健康发展;第四,要坚持从家庭入手、从源头抓起,使社区每个成员参与进来。

(二)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一是抓好重点对象的法制教育,重点就是社区内的各级干部、青少年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人员及其私营业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法律、道德为主要内容,以规范、教育、监督为手段,以提高其法律道德素质为目的二是要注重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载体的作用,利用社区文明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等固定阵地,举办法律讲座、法律骨干培训和法制演出;利用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和公民道德知识宣传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如组织法律工作者和政法干警送法进社区、社区居民法律知识竞赛、学生小手拉大手活动、模拟法庭表演等,营造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文明氛围,使法律宣传渗透到每个家庭,做到社区成员人人知法、懂法、护法、守法


(未完,全文共17907字,当前显示13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