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刘敏华:建立健全依靠人民群众有效参与的反腐败机制探析

来源:国家预防腐败局时间:2009-11-2008:28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扩大公民政治有序参与、发展基层民主的全面小康社会民主政治建设新目标,作为民主政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反腐败工作必须依靠群众广泛参与早已成为人们共识。虽然多年来各地在拓展群众参与反腐的渠道、规范参与方式、健全参与制度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群众参与效果还不理想。全面分析当前群众参与现状,查找影响群众参与效果主要因素,系统探讨建立健全人民群众有效参与反腐败工作机制的具体对策建议,是破解这一贯彻落实惩防体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重要课题有效途径。

一、群众参与反腐败工作现状

自中央确立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人民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工作机制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反腐职能部门(纪检、监察、检察、审计、信访等)高度重视群众参与反腐防腐工作。

群众参与渠道不断丰富。全国县级以上纪检监察、检察机关都设立了举报电话,地市级以上检察院、省级纪检监察机关基本开通了举报网站,中纪委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开通了全国统一的举报电话和举报网站,各地普遍开办了“行风政风热线”类媒体投诉监督专题栏(节)目,开展了领导接访、定点联系基层、调研、走访代表委员、调查评议等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等各种活动;参与制度不断健全。普遍制定了信访举报、行风评议等群众参与反腐工作办法,实行了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听证质询、办事公开等民主监督制度,一些地方还探索建立了廉政监督员、反腐信息员、特邀监察员、行风监督员、廉政志愿者等群众有组织参与反腐工作制度;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不断增强。新闻媒体在汇集民意、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揭露腐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已使虚拟的网络变成现实监督的平台,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揭发和检举腐败行为,网络监督的积极意义日益凸现。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民主监督、举报投诉、建言献策为主要参与方式,以直接信访举报、表达意见建议、参与有组织的监督活动和通过新闻舆论监督为主渠道的群众参与反腐工作格局。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积极性逐步提高,作用日益增强。统计显示,近年来,在全国纪检监察、检察机关查处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有85%以上的线索是通过群众信访举报提供的,且呈不断上升势头。虽然当前群众参与反腐败工作在朝着健康有效的轨道发展,但仍然存在参与渠道丰富与参与意识普遍不强并存、参与方式多样与有组织参与不足并存、参与制度不完善、群众监督落实不到位等诸多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效果,也制约反腐败斗争的纵深发展。

二、影响群众参与反腐败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

群众参与是反腐败系统工程的一部分,他必须同其他反腐主体、反腐法规制度、廉政文化相互作用、有机联系,才能发挥最佳反腐效用。从反腐系统要素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以及规范这些功能和联系的制度设计看,当前影响群众参与反腐败效果的主要因素有:

(一)民主法制意识制约了群众参与意愿和能力


(未完,全文共6380字,当前显示124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