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读《感恩这一课》后感

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但感恩却让我们变得不普通。

--题记

在读完潘宗光先生的《感恩这一课》后,感恩,这个词就一直在我的心中萦绕,久久的,挥之不去。在感触潘宗光先生辉煌的人生事迹之余,我想,给我更多心灵震撼的是他的感恩的心。

古人说“衔环结草,以恩报德”,我未必能一一报答所以施恩于我的人,但这一份份美好的感情积累下来,便无形中成了我奋斗及报效社会的力量,令我背负一份责任。感恩不应只是一个信念,更要在人生的过程中实践,这是我所领悟的感恩意义。

当今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社会,功利至上,传统人文道德及价值观被忽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尽力而为,能帮助多少人便帮助多少人。用感恩的心做人,世界变得十分美好。

这个浮华的社会上,各种纷繁而又无限美好的诱惑无时不刻不在吸引着人们的善变的目光,不知不觉中人与人之间少了关爱,淡薄了情谊。《感恩这一课》这本装帧谈不上精美,词藻算不上华丽的书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生动翔实的例子向我们讲述着中华传统美德在默默中的延续,也引导着我们在翻阅本书的时候不断的思考、反省。

《感恩这一课》通过即将退休的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的回忆以及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类社会的讨论中教导我门学会感恩。该书分为五部分,系统党的介绍了在各个方面的不同的情况下的感恩的定义与表现。潘宗光先生祖籍为广东番禺,出生在香港。1960年考入香港大学理学院,196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深造,在取得了伦敦大学化学科哲学博士和伦敦大学颁理博士资深博士学衔后,196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在学业有相当进步后,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做过的怀抱,投身到我国的国民教育事业当中,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从国外学成回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潘宗光先生在香港理工大学当了十八年的校长,在他执教期间,香港理工大学不断进步,开拓进取,取得了一系列的优异成绩。这一切的成就与潘宗光先生的感恩的心都是有必然的联系。

《感恩这一课》通过五个部分——成长篇、从政篇、教育篇、修行篇和精进篇来全方面的教书了潘宗光先生的人生履历和大彻大悟。在这本书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及心灵历史披露出来,让我从中得到了精神方面的养分。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我是一个普通人,人生风景却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从多彩的路途中,无处不在的感恩情节让我们无比的感动。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我们的人生需要感恩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需要感恩施与我们生命及抚养自己的亲人,特别是父母。我们需要感恩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位良师益友。需要感恩一切因缘和合的人和事。即使偶尔身处逆境,我们的感恩之心仍不能灭。用感恩的心做人,世界变得十分美好。


(未完,全文共5489字,当前显示10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