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

---在慈利县委党校村居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发言

(2013年3月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我叫何美清,现为零阳镇团坡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今天有幸在支部书记培训班上交流农村工作体会,我感到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这个平台给了我学习锻炼和向各位求教的机会,说实在的,在这么多支部书记面前发言我还是新姑娘上轿——头一回;惭愧的是我的工作太平凡,太普通,没有什么突出贡献,也没有什么感人事迹,简直是不值一提。在座的大部分是德高望重的大书记,真才实学的老师傅,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叱咤一方的准诸侯,假如把村按先进村、发展中村和落后村分类的话,我村就属于落后村之列,先进村正蒸蒸日上,发展中村正与世俱进,落后村如何迎头赶上,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大课题,也是我要向大家汇报的一个话题,以往都是先进村介绍经验,这次却让我这个落后村的支部书记来汇报,亮出自己的底牌与不足,好让各位大书记、老师傅批评指教,正如病人不求医,哪来医生找上门,这是领导对我们落后村的鼓励与鞭策,这也许是领导要我发言的初衷吧。既然是相互交流、

1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求经取宝的好机会,那我也只好班门弄斧,将我的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

一、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需要勇气,更需要毅力我们团坡村位于慈利县零阳镇西北方的边远山区,总版土面积10284亩,平均海拔700多米,全村16个组、200户、726人,这里地理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条件原始。我是1989年高中毕业后村委换届选举进入村支两委班子的,先后任村主任、村会计、支部书记。到现在为止,已连续工作24年。当时团坡村不通电、不通路,要多贫困就有多贫困,要说是世外桃源是给自己脸上贴金,说是被人遗忘的角落,倒还恰如其分。村里的地形地貌是五弯三塔二嘴一坡一垭加一凸,全村转一圈两天跑不到。要说别的特产没有,特色就是单身汉多。说起我24年村干部工作经历,我的深刻体会是:在贫瘠的土地上耕耘,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更需要坚如磐石的毅力。面对困境和压力,村支两委没有退缩,更没有萎靡不振,从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改变团坡村的落后面貌。1995年,我们村支两委带领村民经过几年努力,终于架通了高低压电,给村民带来了光明。由于组组不通路,甚至连村主干道都没有,村民生产生活纯粹靠肩挑背负苦度岁月。我们带领群众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前所未有的毅力,从悬崖陡壁上一锤一凿开山劈路,战天斗地,到2000年终于修通了从团溪村至团坡村

28.5公里的简易公路,擂响了团坡村改天换地的号角。当时零阳镇党委政府发出号召:远学战马,近学团坡。就是说我们的修路精神可与当时的杉木桥镇战马村比美。后来我们又经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广泛发动员群众力量,修通了连接本镇亮垭村和连通高峰乡三溪村、大星村及本村到各组的组道24公里,基本形成了团坡村通组、通村连接乡的简易公路框架。路况虽不好,却能四通八达,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村民的肩挑背负的问题。2009年特大洪灾时,村道溪沟约1.5公里路段遭到了毁灭性的冲毁。为了恢复水毁路段,我们通过争取“一事一议”项目,国家仅投入6万元,而我们治溪浆砌混泥土恢复通车硬是完成了16万元的工程任务。2011年我们又趁热打铁,完成道路硬化2公里,团坡村的通畅工程由此拉开了序幕。


(未完,全文共7937字,当前显示13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