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峡

周末,我们一家到达了宜昌,朋友驱车来接。我刚上车,朋友就问:“感觉宜昌怎么样。”我一下子笑了,午夜时分,我还没看到这座江城的全貌,怎能咀嚼出城市的味道。还是他老婆解了围:“大半夜,怎么能看到。”我们都笑了,大概是有熟悉的人,并没有对这座城市生疏,反生出几分亲切。

第二天,我们去宜昌最美景点三峡人家。这个被网友详价满意度百分之百的风景区果然名副其实,一点没让我们失望。

比起张家界山的气势磅礴,三峡人家所依的山是灵秀的。满山林木苍翠,山上的每块石头,都像是经过水的浸润,少了我们平日所见山的土气,只留下一种自然的灵气。一路走过,石板路两旁大多是竹子,秀颀挺直的躯干,到了上面,所有的枝头倾向路的中间,摇曳生姿,竹影婆娑,为行人辟开一条绿色的凉蓬。梯子扶手位置,绿色向藤蔓顺势蜿蜒前行,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前行的路,因得这绿色,妙趣横生。正所谓:累了眼,怡了心。

三峡人家以前生活居民以土家族为主,走进这个保存尚好的土家寨子巴王寨,刚推开斑驳的木门,那声吱拗的声音仿佛是悠长的一卷历史传出的一声叹息。这个三层的木制大阁楼,到处敞敞亮亮,那被数人扶过的楼梯,己被磨的发亮,兵器间,陶坊,染坊,会客厅,寝居,这些无不在依稀让我眼前浮现着前人日出而作,曰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坐在一张久远的小木椅上,遥望远方,甚至能感受到前人等待时的温度。我把脚步放得很轻,生怕打破这扬肃静,因为,关上门,

我们就是另一个世界。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龙进溪在一片繁茂的竹林中,就像推开了一扇碧绿的屏障,一下子跃入眼帘,这水,怎一个静字了得。水静得泛不起一丝波纹,那颜色,不是翡翠的绿,不是泉水的清澈,像是泼墨的丹青画,绿中微蓝,蓝中泛绿,一点一点铺展开去,波平纹静,温顺如处。一叶竹筏小舟上,一位红衣少女着古代衣装,撑一顶油纸伞,悠然立于船头,时而露出浅浅的一笑。翠竹,碧水,竹筏,红妆,诗经中的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应该就是此情此景吧。这真是“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呀。。顺着溪水下游,时不时会有流泉飞瀑,从山间倾泻下来,人们纷纷下水,忘了年龄,性别,捉鱼捕虾,玩闹嬉戏,不亦乐乎。其间,有悦耳的古筝声竖笛声从耳际传过,抬头一望,山上琴台上一位黄衣少女正抚琴,鹊桥上,少年的口中飘出美妙的笛声,驻足痴望,合着这山上的一枝一叶总关情啊。

归去时太阳还高,这里是长江的上游,江面不宽,两岸山峰耸峙,浑浊的江水依旧向前流着。千百年来,它己成为须发皆白的老叟,看过多少沧桑变迁,领略多少雨雪风霜,仍像柳永词中所写: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浓情湖北,灵秀三峡,请接受游者寄托的一份赤诚的热爱。

第二篇:三峡《三峡》教学设计

邵阳市北塔区高撑中心学校胡仲生

一、教学设想

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文《三峡》,作者郦道元,是北魏范阳人。该文为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不到区区200字,描尽了三峡四

季的壮丽景色。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精炼生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文章是文言文,学生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又因三峡之景可能大部分学生未游览过,山水之特色未必一时感悟深切。在教学中采用看——风景片、读——熟读熟背、查——看书上网、评——古三峡今三峡、练——达标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从而顺利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熟读熟背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

2.赏析三峡壮丽风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

3.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熟读熟背文章,理解文章大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难点: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三峡》风景片。


(未完,全文共8491字,当前显示149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