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长江三峡上的旷世大标语

记得,上山下乡前,在我居住的大院里,有一个“右派”叔叔曾得意的给我讲起过“右派”们曾经的壮举。

那时,我们革命的青年一代,还沉浸在对毛泽东的“三忠于”、“四无限”之中,常将毛主席像章别在胸前,常将毛主席语录拿在手中。“右派”叔叔有些不削。一次,他对我讲起三年大饥荒时,“右派”们是如何创下“忠于”毛主席的壮举。

那是1959年冬天,正是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热火朝天的时候,也是新一轮个人祟拜掀起热潮时。四川巫山县委召开了一次县委扩大会议,会上一致决定:在著名的巫山峡上,制作一幅“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超大型标语。

谁去悬崖绝壁执行这项任务呢。这可是要用生命去刀刻斧凿的呀。稍有不慎,就可能跌落悬崖,摔进长江。

右派,让右派去,反正右派是“黑五类”,命不值钱。于是,七十余名右派分子被组织起来,去巫山峡上制作史上最超大标语。

然而,一面是三年大饥荒,右派们每天粮食定量只有200克;一面又是超强体力凿壁斧刻,能完成这一神圣的任务吗。奇迹出现了,右派们为了早日摘去“右派”帽子,忍饥挨饿,不顾艰险,个个都愤发出激情,仅用了一个月,就在巫山绝壁上铲刻出惊世大标语:“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奋勇前进”。

但很快,“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奋勇前进”的大标语又变脸为“毛主席万岁”,为什么呢。“右派”叔叔就说不出所以然了。还好,在2006年2月的《新闻午报》上,我终于读到了《巫峡惊世大标语揭秘》一文。文中记述:因“高举总路线伟大红旗奋勇前进”13个大字距离实在是拉得太远了,每个字都相距2华里以上,乘船逆江而上,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把整幅标语看完,如果是乘下水船,这条标语就只能反着念,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说什么。于是,县委决定,在巫峡西口的文峰上另外制作一幅“毛主席万岁。”的超大型标语,垂直排列,让乘上下水轮船的人都能一目了然。

于是,县委又召集了一百多名右派分子,将他们分成“铲字组”、“牵字组”、“兑浆组”、“背浆组”、“泼浆组”、“后勤组”,由文化馆干部罗典范负责带队,向梨子坪攀登而去。

但此时的大饥荒使当地群众生活非常困难,浮肿、死人现象已经发生。万县地委和行署知道灾情后,打算调拨750万斤粮食救灾,可因正在进行反右倾运动,巫山县的干部们怕戴“右倾”帽子,明明知道饥荒已经出现,却既不敢如实上报,更不敢接受救灾粮。结果,却苦了奋战在巫峡口的右派分子们。他们把250克(比上次增加了50克)粮食分成三份,一日三餐,掺上清水,加上牛皮菜煮成稀粥果腹,而肉和油是想都不敢想。

就是在如此困境中,右派又开始在巫山绝壁上铲刻惊世大标语:毛主席万岁。

巫山县文化馆的副馆长吕炎林受命设计了标语的书写方案,为了显示大跃进的气势和表达对毛主席的忠心,吕炎林将标语设计为每个字长宽各10丈(33.33米),每笔宽一丈(3.33米),每个字占地1000平方米。标语从山顶竖排而下,五字连辍,可及半山,过往人仰视会有惊心动魄的感觉,堪称开天辟地以来举世无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手笔”。吕炎林克服了种种困难,胜利完成了5个大字的勾画。在拉绳放样划线后,右派们用石灰顺着线撒过去,终于将“毛主席万岁”比例协调地安排到了文峰陡峭的山壁上。接下来,“铲字组”用锄头按笔画在6000平方米陡峭的山体上雕刻出“毛主席万岁”。而所谓笔画,就是一道道在山璧上挖出的深而宽的槽子。最辛苦的是“背浆组”的右派分子,有资料显示,整个工程共用了灰浆20万斤,按每人每天往返三次每次50斤计算,“背浆组”的右派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背负着石灰浆登上陡峭的文峰共计4000人次。


(未完,全文共15790字,当前显示146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