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泉州少林寺讲解词-修改

讲解线路:禅亭——五观堂——少林功夫——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观音阁

大家好,我是来自泉州华侨大学青春使者导游队的志愿讲解员,今天各位的少林行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会把少林寺的历史和文化做一个较为具体的介绍,也希望各位在参观过程中能玩得愉快。

泉州少林寺原名镇国东禅少林寺。始建于唐朝,兴盛于两宋,为唐代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和尚所建。我所提到的十三棍僧就是李连杰电影《少林寺》中救唐王李世民的十三棍僧,这在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公元661年,智空和尚来到福建,在泉州清源山山麓建立了东禅少林寺,也就是后来的泉州少林寺。泉州少林寺坐落在清源山的东岳山麓,是为我国南禅及南少林武术的中心。1000多年来,从唐代至清代,泉州少林寺历经三兴三废。泉州少林寺第三次被毁是在清乾隆年间,因少林寺武僧反清,乾隆皇帝下令火烧少林寺,在此之后的长达260多年的时间里,少林寺归于沉寂。如今的南少林是上世纪90年代,由华侨在原址上捐建的。

现在在我左手边的是禅亭。禅亭,顾名思义,充满禅意的亭子。亭中四方印的“涌泉无咎”意指看待物事的态度;“究竟根本”意指对物事的探索;“提运不蘸(zhàn)”是对无染无着的理解;“圆融贯通”是对事物的应对。禅修是以期达到无遗之涅槃,这必须经历一个假借修真的过程。

大家看到的这栋建筑叫做五观堂,是寺院僧众与信徒食用斋饭的地方。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有五观,观即想:第一想,饮水思源,观想食物之来源,知晓其来之不易。第二想,检查自己是否持戒、诵经、念佛、坐禅,作有关三宝的事情。若有怠失,受施则堕,不宜受食;德行圆满,则可应供受食。第三想,不要见到上味好餐就起贪心,见到中味餐就起痴心,见到下味食就起瞋心。否则,不觉惭愧,就会堕入三恶道。所以吃饭前应作离过贪观。第四想,吃饭是为了治疗饥渴,长养身体,以更好地从事佛教事情,故须以食为药,不起贪着。第五想,要吃得适当,资身修道。五观堂即取用食品须“五观”之意。以上五观,说明凡受食时,常生愧疚之心,加勤精进用功辨道,如是受人供养也能消化。

天下武术出少林,南拳出自南少林。泉州南少林的武术有千百年的发展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至北魏年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影响深远。尤其到了明清之际,天下中原武术齐聚于此,这里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集散地。

在我左手边的就是少林寺的演武场,每天每天上午:9:00——10:30

下午2:30——4:00晚上:7:00——8:30都会有少林武僧在此练武。

南少林所练拳法以五祖拳为主,五祖拳指太祖拳、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白鹤拳。这五种拳共有二三百套之多,不过流传下来的只有少数一部分。太祖拳奉宋太祖为始祖,认为是宋太祖传下来的拳术,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白鹤拳作为五祖拳系中最年轻的一种,也已

有三百年的历史了。

闽南人尚武之风由来已久,五祖拳是闽南地区流传最广的一个拳种。历史上泉州南少林在两宋时最为兴盛,曾一度有寺僧千人的盛况。而闽南自古就有习武的传统,泉州正是南少林武术的发源地,自明清以来,南少林的武术逐渐传播到东南亚、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习武也成为华人坚守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著名的民族英雄包括郑成功、俞大猷都是泉州南少林的俗家弟子。少林武术因禅武合一而博大精深,以禅入武,习武修禅,绝非滋味强身之小技;退则参禅养性修道行,进则护寺报国救众生,故少林寺又称“武术禅”。


(未完,全文共16472字,当前显示14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