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最终版]

各位老师:

今天看了华东师范大钟启泉教授的《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3期)很受振动,世界范围的教育已经在静悄悄的过程中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革,但我们还在原有的教育轨道上被强大的惯性裹胁着逆着世界潮流的方向运行。我希望诸位认真一读钟教授的这篇文章,思考一些问题,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改变。也许,现在我们是寂寞的独行者,但未来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时,我们可以无愧而自豪地告慰自己,我曾为我热爱的教育做了有价值的探索。

课堂转型:静悄悄的革命

钟启泉

[摘要]本文考察课堂转型的世界图像,解读课堂转型的教育哲学。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课堂正在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灌输式教学”的时代终结了。“对话式教学”远比“灌输式教学”更有效率。作为引领课堂转型的教育哲学——“学习共同体”,为每一个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家”提供了行动指南。

[关键词]课堂转型灌输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学习共同体反思性实践家,如何使得“灌输中心”的课堂教学真正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这是新课程改革向每一个教师提出的严峻挑战。本文旨在通过课堂转型的世界图像的考察,以及引领这种转型的教育哲学的解读,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定位和专业成长提供必要的思想武器。

一、转型中的课堂与课堂转型的焦虑

课堂转型的世界图像

整齐排列的课桌椅,学生面对黑板和讲台静静地聆听教师的讲授,然后教师问、学生答的课堂教学情景,亦即所谓的“三中心”(教师中心、教科书中心、课堂中心)的教学情景,至今在我国大多数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在欧美各个国家正在进入博物馆。如今,黑板和讲台从教室中消失了,课桌椅被换成4~5个人围1坐的小台桌子,教科书成为配角,代之而起的是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料。教师的作用已经转变为儿童学习的设计者和服务者了。这种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并以世界规模在缓缓地进展着。并没有谁在倡导,各国却在不约而同地展开着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可以说,面对21世纪的挑战,“课堂的这种变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了”。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来,今日课堂的变化,显然隐含着产业社会的终结与知识社会的勃兴这样一个背景。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灌输式教学”的时代终结了。事实上,笔者在去年(2007年5月)随同中国教育代表团考察欧洲教育时也充分感受到这种从“灌输式教学”转向“对话式教学”的势头。据说,无论在欧洲各国中号称教学方式最为传统的法国,还

是受国际教育界瞩目的欧洲教育改革的明星——芬兰,都在推进“项目中心”的课程和“合作性学习”。近年来,即便在固执于“灌输式教学”的东亚国家和地区,这个势头也在开始涌动。我国教育部发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年)强调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要实现从“灌输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变。归根结底,就是要改变残酷的应试

竞争的现状,变“排斥性学习”为“合作性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

课堂转型的焦虑剖析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尽管“对话式教学”的意义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的认同,但是,真正实现了“对话式教学”的课堂却并不多见。不少教师仍然热衷于设计“教师上课”的框框,并没有直面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虽说“上课”的目标被标榜为引导学生的“学习”,骨子里却根本没有学生。教师所关心的仅仅停留于“教师上课”本身,并没有聚焦学生的实际需求。这是本末倒置。


(未完,全文共13393字,当前显示1417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