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论凉山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对当地经济的作用[五篇模版]

第一篇:论凉山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对当地经济的作用论凉山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与繁荣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2012年,我们为了做好来年暑假的支教活动,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西昌少数民族文化的调研活动。本次活动让我认识到西昌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艰巨性,同时又引发我对贫穷落后的经济发展现状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考。鉴于我们走访地区主要是彝族聚居地,本文主要论述彝族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本篇论文将着重从经济与文化发展关系理论出发,阐述凉山彝族民族文化保存的现状,以及政府在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定位三个方面来思考凉山州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方向与途径。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物质基础决定的。但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积极的、能动的反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巨大的反作用。

具体到文化和经济的关系,首先,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因为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而人受自己的精神和文化支配,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行为。所以,在特定的关系背景下,文化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1]。

其次,文化不是以要素的方式参与经济发展的,而是以基础结构的方式参与。第一,文化是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文化解决要不要发展,

为什么要发展,为谁而发展的问题。第二,文化以涵养资源、提高发展有机化程度的方式促进发展。第三,文化能够形成低成本的发展环境,那就是信任。文化好的地方,整个社会都有信用,人和人之间有信用,政府和公民之间有信用,人们谈判、签约、交易成本很低[2]。可见,文化和经济总体上来讲是动态适应的。因此,在文化建设上要符合经济现状,与时代发展向适应。

四川凉山州一共有14个少数民族,现今文化特性比较突出的有彝族、傈僳族、布依族、泸沽湖的摩梭人、回族、藏族。凉山地区是一个十分特殊的人文地区,彝族是凉山地区的主要民族,历史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方位和交通位置,汉民族对这个地区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其他的周边少数民族如藏族、普米族、纳西族等对这个地区也有一定影响。这些民族在生产力水平、文化背景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凉山彝族的支系较多,由于区位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是相差很大,各地文化保护程度与传承效果也不一,但总体上来看,彝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可与传承表现在特殊节日(火把节)、民族服装、语言方面。而对于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的历史却知之甚少。大部分彝族人的风俗习惯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少数民族汉化程度很高,据我们走访的18户彝族家庭中,年轻男性大都外出打工的有24人次。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阻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民族文化载体的民族语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在流失,甚至已经消亡。少数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又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然而,就是如此重要的语言文

字,在我们调研的32位彝族人中,仅有2位能够写出彝族语言,其中包括一位研究少数民族民俗的专家。

第二,民族服饰着装趋于单一。少数民族的服饰精美繁复,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但是,据我了解,目前很多流行的民族服装已经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彝族人会根据特定的需要到集市购买,不再手工制作,致使服装变得单一,一些制作精美的服饰只能通过订购的方式获得,而且价格很高。一般一套年轻未婚女子的服饰需要花费200-250元不等,根据需要定做的服装都是手工制作,低则数百,多则高达数千,对于一般收入几千(各个地区不同且差异较大)的普通少数民族家庭,购买民族服装无疑还是一件奢侈的事。


(未完,全文共16261字,当前显示147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